2019年3月30日 星期六

外科醫生與水保技師
上星期參與了水保局的一場會議,會議中一位水保系的教授問了張豐年醫師一段話大意是張豐年醫師會對生病的病人說「你這不用吃藥讓她自然康復就好」來對應張醫師與大家這幾年來對於水保工程的質疑,因為教授有課必須先行離席所以無法繼續討教。而張醫師則用醫學嚴謹的診治流程來回應。筆者個人覺得這句話有兩種意涵一是無奈,水保技師就好比醫生一般如果病人進來醫生跟他說沒關係你回家多休養就好甚至連藥都不開,這樣病人能接受嗎!水保技師如果看見崩塌給的意見是不須處理這樣的專業可能遭受民眾質疑。沒錯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但是這樣錯誤這幾年來隨著醫學教育與醫療資源有限不能浪費觀念及專業醫生的呼籲的逐漸普及下,民眾已經逐漸接受微病不藥而癒的方法了。其二則是有病就要吃藥這種舊時的觀念,水保技師扮演著大地醫生的角色所以如同該教授所術從土木、水利、植物…等等都需要修習瞭解,但依照目前水保工程呈現出來大致上就只有土木工程80%、水利19%、其他部分1%有時候甚至僅有土木工程,也就是說你每次進了醫院醫生看完之後無論結果如何就說要開刀只是大刀跟小刀的差別而已,這樣的診治方式你能接受嗎!再來如果今天車禍受了點擦傷A醫師跟你說擦點藥她會自然癒合不需要其他處理,B醫生跟你說為了預防該部位下次在發生相同的情況所以我用鋼板幫你嵌在皮膚上這樣你會選擇哪一位醫師呢?地球自然環境亦是如此。地球生態系統在面對外力因素所導致失衡現象時會有一套自我修復機制,外力干擾大修復時程長,反之則短,這樣機制修復後的地體環境較能承受自然因素下所導致的改變不影響正常生態系統的運行,人類的科技文明發展使得人類具備強大的能力而我們也因為這樣而迷失的自己,迷失於自然。有些時候在必須保全人類生命安全下必須要使用工程來進行確保這樣的時機是必要的,但這樣時機介入的工程必須要考量到在地環境生態系統的運行,不能過度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甚至於須能夠加速環境生態的自然復育及恢復既有之功能如此的水保才是真正具有延續環境生命力的水保,而這時候的水保技師也能夠抬頭挺胸的證明自己是自然修復師的角色!

2019年2月23日 星期六

《就地合法下的環境就地正法問題》 台灣自清領以來對於土地利用的政策大多採取盲管(從)原則。也就是說對於非法的土地利用不管其對於環境及用地正義問題的危害有多大,只要先佔來用時間後,久而就之只要繳納一筆費用(不管費用名目為何)即可將非法轉換成合法,至今仍是如此。筆者記得約2004年政府欲將高雄寶來地區非法溫泉業者就地合法化,結果還來不及完成合法化作業程序敏督利颱風所引發的七二水災重創六龜寶來,就地合法就代表一切沒問題嗎? 近日蘇揆也宣示將現行非法工廠進和就地輔導合法,但這些非法工廠大多存在著用地不合法的問題也就是非法使用,而且大多數是農地。如果就此合法將重蹈以往以農林培養工商時期讓低等則農田可以開發成小型工業區所造成良田污染的問題。也許有人會說輔導合法的過程中會監督業者進行污染防治的設備購置及有效的管理,不會造成鄰近農田及環境生態的汙染問題。如果真的這麼簡單那現今就不會不時有工廠偷排汙染性廢水的問題,其中高雄大立光就是一個案例,那些零星分散於各地的小型工廠就更不用提了,設備購置簡單但運作所增加的成本才是廠商斤斤計較的問題所在。最好的方式就是集中於一區汙染性廢水統一由公家處理並對業者進行收費,方得以解決環境汙染的問題。 而對於現行非法工廠的輔導合法化部不是不能做,而是不適宜就地合法來解決其用地非法使用之問題,規模較大較其中的區域或許可以採用就地合法並重新規劃為工業區並集中設置排放汙廢水處理設施來處理,必免其汙染鄰近環境,而較為零散的工廠則輔導其遷往現有閒置工業區內,政府用以地易地之方式將農田取回日後農用。取回後未被污染之土地政府可以直接分配與有心務農的青年進行農業使用只租不賣,而對於可能已經遭受汙染之土地則取回進分期進行改良讓其土地能盡速恢復農業使用,短期內無法復原之土地任制可以設置綠能光電廠,待日後地利恢復時再恢復農用!如此一方面可以解決非法工廠及工業污染農業問題,二方面又可解決閒置工業區及青年務農提高糧食自給率。不是一昧喊一聲就地合法就讓所有的工廠在原地合法而日後衍生出更大的問題出來!而任何關心環境生態的團體或個人都應該在這議題上小心謹慎來處理面對,避免變成背書角色,而讓這種不應該存在的解決方式淪為這塊土地的千年共業!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綠島死亡筆記1






首先發現的是一支蟾蜍死亡時間應該是清晨

綠島死亡筆記1

早上起來突然有個念頭,想到島上走走,看看昨夜有什麼事情發生。

綠島死亡筆記

早上八點起來 騎上機車 開始今日的環島現勘
綠島的鳥況不錯  當處都可見鳥在覓食(可惜我對鳥認識不多)
但在今日的環島公路上也出現了許多的車禍
最多的苦主是蟾蜍

社區總體營造之迷思


趙克堅

摘要

「社區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已近50年光景,如再深究其目地主軸及義涵,不難發現,這本來就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名稱的使用上有所不同,已往稱做「鄰里關係」,現在叫做「社區總體營造」。不管其名稱為何,其意義與內涵大致都在強調社區的內在自主性運作。但近年來隨著社會民眾意識抬頭,及對於自身周遭事物的日趨重視。政府也逐漸關注社區這區塊的需求,進而形成重點政策大力推行,並且捨棄原有名稱,改以外來辭定名,即所謂「社區總體營造」。隨著公權力與利益的進入社區,使得原有社區產生質變,社區發展由自主內在需求型態,逐漸轉型成為以商業為導向之外在需求化型態之社區,大大改變社區既有的風貌與文化傳統模式。而另一個借社區軀殼活動的組織「社區發展協會」卻日益蓬勃發展,逐漸壯大,並且利益化、商業化,逐漸失去社區原有的優良文化傳統。而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活絡的背後,隨著經濟的價值介入,並逐漸取代公益價值,而社區也逐漸由生活展現走向生產導向,這也是未來台灣社區所必須認真去面對的隱藏性的危機。













關鍵詞:鄰里關係、社區總體營造、社造迷思、社區與環境、全球氣候變遷


壹、 前言
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在台灣發展以近二十年,但如果不講究名稱,而就其內在意涵及組織型態而定的話,那這段歷史更可追溯自明清大移民時期的街庄 組織(戴炎輝,1979;p.11)。1994年文建會正式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並落實於政策推行。921震災進行災後重建更是社區總體營造理念推行之高峯期,藉由災後重建之便,順勢將社區總體營造理念重新導入社區中,且強化各社區發展協會之實質功能 ,社造工作因災變關係在中部災區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這股熱潮也逐漸向全台各社區蔓延。
以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為主體理念推行的「由下而上規劃方式」、「社區自主性發展」等「培力(Empowerment)」所衍生出的各種理念,亦橫向在政府各部門間發展,以不同的名義推行著。如農委會水保局稱為「富麗農村」或「農村聚落重建」、經濟部商業司的「商圈再造、魅力商圈」、營建署的「城鄉新風貌、新故鄉運動」,其他如衛生署、環保署等單位都有相類似之計劃。
社區總體營造工作隨著推行時間增長與空間的變化。社造工作也產生了些許的質變。原本應是社區自主性處理社區事務,以人為主軸。誠如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先生所述「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本質就是在造人。(陳其南,1995;p.5~7)」,但我們可以發現近幾年來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卻是以「造景」居多。這與社造的本質意涵即產生了些許的落差,甚至於最後導致社區分裂,致使社造主軸偏離,反造成社區之危害。本文試圖從結構性探討社區總體營造所面臨的危機及未來可持續性發展之問題。


貳、 鄰里關係與社區總體營造

一、 社區的定義與型態
社區一詞如依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第二條之解釋「係指經鄉(鎮、市、區)社區發展主管機關劃定,供為依法設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設發展工作之組織與活動區域」。如就2004年由當時行政院政務委員陳其南所提出之社造法草案第二條所述「本條例所稱社區,指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內,就特定公共議題,並依一定程序確認,經由居民共識所認定之空間及社群範圍。 」。國內 各家專家學者大致從時空、場域及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做解釋,如「社區營造所指的社區是一較寬廣,但較複雜、綜合的概念」(陳亮全,2000;p.62)、「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群人」(徐震,1985)。綜合以上及筆者對社區的經驗,做出以下社區詮釋「對某一特定小尺度時空場域的一群人,具有共同的生活記憶,且衍生出人與土地(特定時空場域)生命共同體之感」。
台灣「社區」的概念出現的相當早,這概念在原住民的生活中叫做「部落」、「社」,在早期中國移民間以「氏族群聚」的型態存在。現今「村」最基層之行政組織為,而這個基層行政單位,通常由一個或多個聚落組成,數量多寡由組成人口數決定,通常是一個聚落,組成一個社區發展協會進行運作。而「社區總體營造」一詞為是近年才出現的新名詞。如再深究其內涵及意義之後呢?用淺簡易懂的字來說就是我國固有的「鄰里關係」,所以社區總體營造亦可稱為「鄰里關係再造」。鄰里關係是我國固有傳統中令我們自豪的項目之一,但曾幾何時,鄰里關係這個名詞,隨著社會的現代化、都市化及科技化的同時,離我們愈來愈遠,甚至於消失在我們的周遭。

二、 台灣既有鄰里(社區)關係
三十年前,約為我們祖父輩年代,就當時的社會形態而言。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大多是以「宗教信仰」及「傳統家族」觀念的方式在運作,如台灣傳統廟會中的宋江陣、花鼓陣、訟經團及地方國術館等社團組織,皆為當時「社區總體營造」理念下產生的組織。一方面社區靠著這些民間社團來抵禦外武,另一方面亦可打發農閒時光,做為當時之娛樂節目。而這當時的活動也將居民間,那種生命共同體的情懷給帶動了起來。更於無形的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給拉近了許多。而當時的社會秩序也逐漸建立起來。這種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力量,是不容許遭受到質疑與挑戰的,而在現今的社會普遍缺乏這種生命共同體的感覺。這可以是一種共同的信仰,更是我們所逐漸淡忘的「鄰里關係」。而這些傳統維繫社區鄰里之間的力量,所幸在我們生活週遭之中仍保有著些許的因子存在,因此如果我們把這些因子給她再次賦予生命,把這些原生的因子再加以發展壯大,亦導入部份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加以深耕,那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必定能確實的落實,並加以實現。
921農村聚落重建期間,筆者長駐南投縣魚池鄉新城村達一年之久,這一年來親眼目睹了,沒有社造相關計畫及人員進行輔導,但卻真實將社造意涵完整展現出來的社區互動,該村村民對於村內發生之大小事情(婚喪喜慶),共同參與,並相互支援、扶持的那種精神。如果妳去問他們什麼社區總體營造,他們會告訴你「不知道」。難道他們先前有受過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的訓練嗎?或只這是原本就存在於我們四周,而我們並未真正的去感受她存在的那種情懷呢!難道這不就是現今社造的迷思嗎?對於在地已存在的事實給予忽略,一昧地追求外來事物的價值,這也是現今台灣最大的問題所在,迷失自我。


參、 社造生活化或是產業化

一、 921與社區總體營造運動
921震災之後,由於災害區域大多位於農村地區,已往又無相關災後處理的經驗,於是就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為主導,開始展開一連串以富麗農村為架構之社區重建工作,定名為「921農村聚落重建計畫」,開始對中部地區74個農村聚落進行重建工作。並依據「農村重建作業規範」籌組災後重建協會,有些聚落為既有社區發展協會運作,亦有重新籌組新組織,並由農委會水保局委託專業團隊 進駐輔導重建相關事宜,並舉辦多場重建相關研討會及訓練活動,強化專業團隊之社區工作動能,將社區總體營造觀念導入農村聚落重建之中。但也由於輔導團隊之工作重點在於「重建」,恢復災區原有之正常生活,並將富麗農村之工作理念導入重建區之中。試圖把具在地特性可發展之社區因子給與強化,並藉由公部門的資源挹注,將具有維繫地方情感之公共區域,給予使用機能強化,讓這維繫地方情感的媒介工程能夠更發揮其功能。如原有社區老人常聚集之場所涼亭,大樹下等區域。雖然規畫的是工程,但實際上要營造的是維繫的是一個情感的區域,是一個具有靈魂的工程。涼亭是硬體,但因社區居民進入使用,而賦予這個涼亭具有社造情感存在,所以社造所營造出的是人與人的情感,水泥涼亭只是一個社區情感的觸媒而以。這樣的工程才是社區總體營造的所要營造的項目。

二、 社區產業與社區營造工作
921聚落重建的重點大多在於社區的公共硬體工程,對於「人」的軟性營造部分幾尚未進行,也讓後來社區營造之概念,在社區居民印象中,常被誤認為就是工程營造。雖是如此但重點對象還是社區居民需求,重建後的主軸及目的使用對象仍是社區居民。但當社區營造產業化的概念導入社區總體營造中時,社區總體營造開始產生些許質變。社區事務當屬公益性質,付出與回饋並無相對應之對價關係,也就是說參予社區事務本是社區居民之責任與義務,只有復出並無實質回饋。但在現今社會長期功利發展下,自掃門前雪的思維普遍存在於社區居民心中,故於推行社區公益事務中,將社區產業置入社區營造中,如民宿、社區導覽、小型休閒農業,製造些許微利益給參予者,期讓社造工作順利推行。而這些社區產業本應屬副業性質,不影響本業下進行運作。但演變至今,似乎社區產業發展嚴然成為社區營造之主軸,凌駕於社造本質義函之上。社區營造之項目不在是社區本身需求為優先,轉變成為產業需要才是發展項目的主軸,也就是說哪些項目能夠吸引遊客前來,就發展該項目,形成「營利」勝過於「營人」,對於社造本身帶來傷害。社區一旦涉及利益行為,即無法再以公益及無私付出為主軸,也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因利益分配所帶來的摩擦,這些結果絕非社造推行之初衷。但現今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者,總是將外來者(遊客)的需求擺在社區定位與發展的主要項目內。各類遊憩區、民宿、步道等等公共設施的規畫第一考慮的總不是社區本身,而是遊客。輔導團隊在做社區營造宣導的同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可以吸引多少遊客前來」,「這可以為社區賺多少的利益」。將社區發展產業化、社區發展協會公司化,社區工作者也逐漸由兼職轉變為專職。當利益進入社區,社區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團體時,社區內人與人間的關係逐漸也產生變化,在利之所趨的導引下,人事間的紛爭也就逐漸浮出檯面,也將社區情感帶入崩解的邊緣。

三、 生活與社區總體營造
什麼是社區營造,什麼又是鄰里關係的展現?個人對於社區營造的認知是,一種在地化生活與人地關係的展現,這樣的展現是一種人對在地環境自然真情的流露。而生活就是社區總體營造的總體展現,社區總體營造要營造的主要項目應該是「在地居民人地關係的營造」,每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盡情的發揮你對這塊土地的感情與熱愛,不求取任何功力的報酬,也不吝於與他人分享自身對社區整體環境情感。經營社區總體營造不須特別的去接受所謂的專業訓練,也不須於社區組織內,設置任何一個專職的職務。只要社區內的居民共同一心,對所生活的這個空間場域形成社區生命共同體之感,自然對於社區事務、環境會產生認同與義務感。也就自發性的參予與了解社區之相關事務,那又何須培育或設置社區導覽員,社區內人人都是導覽員,面對進入社區的各類客人,就如同我們生活中隨時可能相遇的任何人一般,依切發乎於自然,將自己生活的區域環境用閒聊的方式,傳達與訪客,這樣的言談沒有涉及任何一種的利益關係,僅剩下社區居民藉由對社區的認同,將自己的生活傳達與他們分享。這樣深入涉及在地化的生活特性的社造模式,將使得每個社區都發展出一套專屬於自己社區的社造模式。多樣性的社會,本來就會有多樣性的生活,一旦將在地化的生活融入於社區總體營造之中,每個社區都能夠經營出專屬自己社區特色的社區總體營造。


肆、 代結語
二十餘年的「社區總體營造」成功的將「居民參予」、「社區營造概念」及強化社區組織等等激化社區功能的社造概念給帶動起來。多樣化的台灣,有著多樣化的思維,對於外來事務的接受度也較高,某種程度而言這與台灣400年來,在政治上接受過多種政權的統治有關。也造成今日台灣對於自己文化的模糊與迷失。就400年的台灣本土「鄰里關係」而言,確是文化傳承在地化的一個危機。鄰里社區的主結構由家宗族及宗教為主體的運作模式,轉變為較複雜的現代社會關係後,產生了很多過往經驗沒有面臨過的問題。發展所謂的社區產業時,將資本主義的經營模式導入社區,功利主義逐漸在社區中漫延,社區的需求性發展工作逐漸由對內為主,轉變為以外來遊客需求作為社區的發展主軸,這樣建立於功利基礎下的變質的社造發展,很容易將社區情感帶入崩解的邊緣。
當社區活動不在單純的同時,我們也就逐漸的失去鄰里,逐漸失去台灣400年來的社區鄰里關係。社區的發展即是台灣整個社會的縮影,社區也是最基層也最單純無立場的一個組織。社區總體營造的本質就是在建立人與這片土的的一種人地關係,將生活於這塊土地上面的人與這塊土地間的關係作一緊密結合,進而形成強烈的生命共同體之感。如果全台每個社區,都能夠順利的將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深化於社區之中。這將對於台灣多樣化族群的社會產生相當正面的安定力量。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漂流木?檜木?亞杉?

拜柯P所賜!關於國有珍貴林木被盜的議題又成為媒體所注目的焦點。這樣的議題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拿出來討論或是佔據社會新聞版面的一小角,每年周而復始地持續發生(但森林裡面的殺戮行為卻不能間斷過)。而媒體的焦點也一直放在檜木、亞杉上,忽略了本質上是一場在森林裡面發生且可能動搖國本的殺戮行為!然,無論是檜木或者是台灣杉(亞杉)都屬於台灣貴重的針葉五木 ,所謂的針葉五木指的是紅檜、扁柏、台灣杉、香杉(巒大杉)、肖楠五種,其中又以紅檜及扁柏因其具有特殊之香氣深受國人及日本人喜愛。1991年台灣正式立法禁伐天然林,1999年更是連枯立倒木都停止整理讓森林能夠自然演替。使得市場上檜木、扁柏等珍貴林木來源縮減僅剩林務局漂流木公開標售一途,但隨著陸客大量湧進台灣在加上商人的炒作下原本封閉的檜木市場又逐漸被打開,在合法來源不足而市場又不斷成長下「非法」就順勢介入了市場。 「黑木漂白」台灣的黑木漂白大致分成兩種,一為化整為零之漂白模式,如今日台灣的檜木藝品市場充斥著非法盜取的檜木,依目前對珍貴林木之管理方式而言只重視前端對於末端(加工後)幾乎無所(法)管制,這對於非法盜採這而言像是開了一道漂白之門,盜採的珍貴林木只要進到了加工廠加工成藝品後就自然形成合法商品,可自由買賣無所限制。在暴利驅使下使得我們的珍貴林木不斷被盜採,無法有效杜絕;二為透過林務局之標售系統進行漂白。我們可以從市場上林務局所標售的林木現況判斷生長狀況大多十分良好,肇因風災而自然倒下者理應為數不多,由其是珍貴林木。但每年颱風季節時卻有屬珍貴林木之漂流木沖刷而下!這樣的現象主管機關非但沒有去深究其成因(其成因相信社會大眾都已相當明瞭),反而將其當成土地公金庫般每年提取一次,殊不知這些不是金庫存款而是借支,老天爺什麼時候要一次要回去沒人能夠預測。標售制度可能為國庫帶來一筆收入但如果將山林破壞所造成的土石流災害損失加以計入這筆帳恐怕不是那麼划算了。 國有珍貴林木倒下(標售)不是上天賜予國家的意外之財,相反的可能因為這樣的行為造成國家人民生命財產的更大損失。而珍貴林木的管理亦不能只管來源(更何況正來源管理十分鬆散),而是必須從市場管理著手杜絕非法盜伐之林木漂白流入市場,第一步就必須從廢除珍貴林木標售開始,廢除珍貴林木標售制度再搭配珍貴林木國用原則,將漂流木全部納入國家珍貴木材庫統一管理並提供與國家建設申請使用,再將目前市場上所有珍貴林木區分為原材、木料、藝品加以進行身分辨識工作,核發珍貴林木合法身分證,再配合專賣制度的建立鎖住市場上現有林木之數量材積,配合查緝非法及吊牌工作。如此即可杜絕各種類型之漂白管道有效杜絕珍貴林木盜伐工作,無市場自然無殺戮。台灣山林自然也可獲得喘息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