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盲目追求經濟摩埃(Moai)、難脫復活節島命運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以追求速度為主軸的世界。在凡事都講求速度競爭的競賽中,各族群(國)競相以各種方式來展現自身的實力,將各種競爭力量化為數字,在數字中追逐,追逐虛幻且在整個地球生界發展史上,毫無意義的自我催眠與滿足。
2005年台北101大樓落成啟用,成為世界第一高樓。2010年中東杜拜塔超越101成為新世界第一高樓,同期間日本、香港、上海等地都有興建中新的世界第一高樓等著啟用,這又代表什麼呢?外匯存底、國民生產毛額、國民年平均所得等等經濟學上所用的統計相關數字,整體而言就是將我們的生活量化成一堆數字,再讓我們盲目的去追求這些數字的變化,過度迷戀數字的結果,使得我們幾乎忘記如何脫離數字,回歸人本生活。就整個地球生界發展史來看,這些量化的產物都將只是生物演進過程中的一些小花絮,毫無實際意義可言。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Jared Diamond在《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一書中,提到復活節島的案例中,島上原住民為展現自己族群的優越,競相構築大型摩埃(Moai),砍筏林木,大量開採礦石,以致因過度開發自然資源(超限利用),使得島上族群面臨生存危機,最後導致族群社會結構的崩解。遠古社會的人類為追求一種虛幻的優越感,以摩埃的大小作為比較的基礎,摩埃的大小亦是一種虛幻的量化產物,與人類整體生存機制並無直接關係,換言之製造大摩埃的族群,與製造小摩埃的族群都必須工作,才能換得族群的延續,而把其量化形成各部族間競爭用的工具時,即開始消耗不必要消耗之自然資源,將自然資源轉換成無法形成族群延續生命所需之能量,導致因自然資源匱乏而族群逐漸敗亡之命運。將可延續生命之自然資源量化成冰冷無意義的虛榮優越感,最終將導致族群的滅絕。
而今日我們所追求用來評斷國家國力的外匯存底、國民生產毛額、國民年平均所得等等經濟數字,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亦是在追求一種經濟數字上的「現代摩埃」!

1027綠島海況

今日綠島巨浪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全球氣候環境變遷下社區總體營造應有的環境因應策略


本來的題目是定為社造的迷思,但在幾經思考之後決定將題目定為「全球環境氣候變遷下社區總體營造應有的環境因應策略」。與大家分享在社區總體營造中如何去因應氣候劇烈變化所產生的生存威脅。

一、自然現象與天然災害
全球氣候環境變遷這麼大的一個課題如何反應在社區內呢?這樣一個大項目應該是政府的課題,社區能做什麼呢?首先我們先從天然災害談起。台灣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在氣候及地質上有屬於多變化的區域。每年颱風地震對台灣地體所造成的變化更是常態,而這些先天因素所造成的變化稱為自然現象,如這些自然現象作用於自然環境上所產生的變化可稱為自然變化。依據日籍學者長谷川義明、樽崎張泰道、今井實等人所述:當自然變化影響人或人的生活領域,並對其產生負面價值影響,即為一般所述之天然災害。所謂災害(Disaster)是指其造成原因是自然的或人為的,已經引起人命或社會受到損傷,並進而引發社會失去已構成之均衡現象(樽崎張泰道、今井實、長谷川義明,1984)。從環境背景、人類社會與行為、以及由人類所建設的實質環境的組成,是構成災害的要素(Mileti,1999)。並且「災害」是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甚至舒適產生危害或損害的自然現象(王勇、周祖翼,1996)。
所以所謂天然災害,亦可以解釋為自然現象作用於人類活動(場域)上,並造成人類生命財產的損失謂之。換言之,如過相同的規模的自然現象作用於非人類之生物,並對其產生生命危害者,仍為自然現象。

二、台灣於氣候變遷下應該的環境因應策略
「演化」:個人對該詞的定義為「生物為因應自然環境變動所產生的變化,這樣的變化行為,目的在於延續該族群生命的可持續發展」。人究竟有沒有能力征服自然?經過幾千年來的證明,答案十分的明顯,但這也似乎成為號稱萬物之靈的人,所不願意面對的真相。什麼樣的環境產生什麼樣的文化傳統(生活、建築、行為…等等),自然界提供什麼樣的素材,人就使用該素材來呈現出一道完美的料理,如中國黃土高原的窯洞、台灣排灣族、魯凱族的石版屋、愛斯基摩人的冰屋、賽夏族的竹造建築…等等都是人與環境對話下的產物。但曾幾何時,這樣的人與自然對話機制,隨著人類高度文明化的發展,逐漸的失去。「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樣的廣告詞常常出現於現代人的耳邊,但諷刺的是,高度科技化的結果卻是讓人失去人性,也失去適應自然環境的本能。
就以居住建築模式而言,當建築師還是學生時,練習規畫設計一個課題時,老師們都會問一個問題「你的建築設計如何去與環境相呼應」,學生的回答不外乎是通風、日照、VIEW等元素,對於最重要的大區域環境的特性,所衍生出的問題卻忽略了。這也是最重要的項目,也就是構成生態建築最重要的要件之一。台灣位處西太平洋與歐亞陸塊交接地帶,面積雖小,但地理環境的變異確是很大,但從南到北建築型態卻是十分相似,沒有多大的轉變。相較於四百年前,台灣原住民所呈現出的多元型態,十分迥異,這代表的就是文明的發展嗎?一幢幢嶄新、新潮、充滿科技化新的建築,聳立在台灣的土地上,有的甚至曾經是世界第一高樓,但這樣的建築物,放在台北、紐約、東京、巴黎、香港、上海似乎都可以,但如果把蘭嶼達悟族傳統房舍,放在其他地方,不要說國外台灣西部就好,即顯得格格不入,其原因就在於達悟人傳統房舍是達悟人與蘭嶼對所產生的結果,自然無法適應其他區域的地理環境特性。莫拉克(八八)風災,造成台灣南部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分析其原因有很多,也有很多事後的災後處理程序再進行。但基本上仍是以「人可改變自然」的角度與思維來因應災後處理措施,這樣的措施非但不能保證治標,亦確定無法治本,下次同樣的災害再度來臨時,居民的生命財產仍暴露在威脅之中,而面對這樣具威脅性的外在環境,就生態的角度而言,最佳的處理程序是遠離威脅,住到人該住的地方去,把自然的領域還給自然。但如果無法做這樣妥適的處理時,適應環境所衍生出的生活型態與模式,即是解決的方式之一。就易淹水地區的建築構造而言,為減少該地區每年因水災所造成之生命財產損失,就應衍生出適應於該地特殊氣候環境的建築型態(荷蘭亦發展出浮動建築,筆者並未見過其設計圖,故不知其設計原理為何),為紀念去年莫拉克風災部性師生的同胞,故將這樣的建築型態稱為「88建築或莫拉克建築」。這樣的建築型態是結合筏式基礎與固定是浮動碼頭的概念而產生,其主要特性為建築物能隨水位上升而升高,當大水消退時期又能恢復原有高程,完全靠自然歷不假其他動力。其最大結構特性在於柱結構與樑版牆結構分離,柱之主要功能為防止建築物左右移動,房屋如同外殼,套於柱上(詳設計圖說草圖),如此建物即能隨流體上下移動,不致產生隨波逐流之現象。此建築型態僅為概念,細部實務仍有待建築界菁英,後續發展精進。建築不應僅追求外觀的華麗炫耀,家是提供給人安全舒適的地方,建築仍應回歸以保障人生命財產安全,確實與環境相呼應之基本原則。
為因應全球環境氣候變遷所產生的威脅,且就台灣本身國土的環境的多重變化,進而衍生出不同的生活模式以因應氣候變遷所產生的影響

三、社區總體營造的角色與因應策略
在了解天然災害後,社區在這樣一個大課題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能產生什麼樣的作為?台灣有319個鄉鎮市,一千多個社區及部落,以政府的力量來做全台灣靜總體檢的工作,曠日廢時難收即時之效,但如果動員全台一千多個社區及部落,來作全台社區環境總體檢,則可讓社區自身對於自己的環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且對於未來環境因應也較有在地化的因應策略,而政府也得以在短期間內收集到最細的台灣社區環境資訊,可作多方面的運用。以往討論社區總體營造大多聚焦於「社區觀光」、「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三大部份,而其中生態環境又大多著重於生態工程。而這些大多是為因應外在因素(招攬遊客)所做的改變。而真正攸關社區內居民需求的項目卻鮮少為人所重視。在社造風潮一在重視外再展現,而缺乏內化形的在地課題下,使我們的社區越來越公司化資本化,我想這與當初推動社區總營造者立意是相違背的。社區營造就是要社區自主性內化發展,而非媚外形的社造模式。
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社區居民對於本身的生活條件是否有足夠的認知。而這些認知是否足以因應外變環境變動所帶來的生存環境威脅,也就是生活環境因應策略。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對於生存的環境有何種潛在威脅存在,而應該如何因應其威脅,是否有足夠的認知。而社區總體營造有如何在全球氣候環境變遷的大議題下實際運作,以下提供幾點個人看法:
1. 自然然環境認知:對於自身所處的社區自然環境有充分的認知,這自然環境包括地理區位、水文概況、地質概況、植被生態環境、對外交通等等項目。
2. 人文生態環境:地理環境特性能約略透露出環境可能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但無法預告發生的時機為何?而了解這方面的資訊必須從當地耆老身上著手。從耆老的口述歷史中,我們可以約略了解到百年來社區發生過什麼樣的事件。大約是在何時發生,而對社區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社區資料。
3. 社區環境資源總體檢:動員社區的力量,對社區做全面性的社區環境資源調查,有別於以往作的環境資源調查目地往往都是為了發展觀光產業,而本次社區環境資源調查目的在於將社區內哪些地方是危險區域,哪些地方又有潛勢的危險,作一整體性的調查作業,並且匯整成社區資源地圖,以供後續參考。
4. 社區防災機制建立與策略擬定:利用社區環境資源調查的結果,讓社區的人了解所處的社區的利弊得失,而集合眾人之力,研擬出社區的環境因應對策,藉由這樣的過程來加深社區居民的內聚力與環境認同,進而產生生命共同體的革命情感,這樣對內的發展機制建立,遠比對外追求來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