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社區總體營造之迷思





摘要

「社區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已近50年光景,如再深究其目地主軸及義涵,不難發現,這本來就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名稱的使用上有所不同,已往稱做「鄰里關係」,現在叫做「社區總體營造」。不管其名稱為何,其意義與內涵大致都在強調社區的內在自主性運作。但近年來隨著社會民眾意識抬頭,及對於自身周遭事物的日趨重視。政府也逐漸關注社區這區塊的需求,進而形成重點政策大力推行,並且捨棄原有名稱,改以外來辭定名,即所謂「社區總體營造」。隨著公權力與利益的進入社區,使得原有社區產生質變,社區發展由自主內在需求型態,逐漸轉型成為以商業為導向之外在需求化型態之社區,大大改變社區既有的風貌與文化傳統模式。而另一個借社區軀殼活動的組織「社區發展協會」卻日益蓬勃發展,逐漸壯大,並且利益化、商業化,逐漸失去社區原有的優良文化傳統。而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活絡的背後,隨著經濟的價值介入,並逐漸取代公益價值,而社區也逐漸由生活展現走向生產導向,這也是未來台灣社區所必須認真去面對的隱藏性的危機。













關鍵詞:鄰里關係、社區總體營造、社造迷思、社區與環境、全球氣候變遷

壹、 前言
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在台灣發展以近二十年,但如果不講究名稱,而就其內在意涵及組織型態而定的話,那這段歷史更可追溯自明清大移民時期的街庄 組織(戴炎輝,1979;p.11)。1994年文建會正式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並落實於政策推行。921震災進行災後重建更是社區總體營造理念推行之高峯期,藉由災後重建之便,順勢將社區總體營造理念重新導入社區中,且強化各社區發展協會之實質功能 ,社造工作因災變關係在中部災區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這股熱潮也逐漸向全台各社區蔓延。
以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為主體理念推行的「由下而上規劃方式」、「社區自主性發展」等「培力(Empowerment)」所衍生出的各種理念,亦橫向在政府各部門間發展,以不同的名義推行著。如農委會水保局稱為「富麗農村」或「農村聚落重建」、經濟部商業司的「商圈再造、魅力商圈」、營建署的「城鄉新風貌、新故鄉運動」,其他如衛生署、環保署等單位都有相類似之計劃。
社區總體營造工作隨著推行時間增長與空間的變化。社造工作也產生了些許的質變。原本應是社區自主性處理社區事務,以人為主軸。誠如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先生所述「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本質就是在造人。(陳其南,1995;p.5~7)」,但我們可以發現近幾年來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卻是以「造景」居多。這與社造的本質意涵即產生了些許的落差,甚至於最後導致社區分裂,致使社造主軸偏離,反造成社區之危害。本文試圖從結構性探討社區總體營造所面臨的危機及未來可持續性發展之問題。


貳、 鄰里關係與社區總體營造

一、 社區的定義與型態
社區一詞如依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第二條之解釋「係指經鄉(鎮、市、區)社區發展主管機關劃定,供為依法設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設發展工作之組織與活動區域」。如就2004年由當時行政院政務委員陳其南所提出之社造法草案第二條所述「本條例所稱社區,指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內,就特定公共議題,並依一定程序確認,經由居民共識所認定之空間及社群範圍。 」。國內 各家專家學者大致從時空、場域及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做解釋,如「社區營造所指的社區是一較寬廣,但較複雜、綜合的概念」(陳亮全,2000;p.62)、「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群人」(徐震,1985)。綜合以上及筆者對社區的經驗,做出以下社區詮釋「對某一特定小尺度時空場域的一群人,具有共同的生活記憶,且衍生出人與土地(特定時空場域)生命共同體之感」。
台灣「社區」的概念出現的相當早,這概念在原住民的生活中叫做「部落」、「社」,在早期中國移民間以「氏族群聚」的型態存在。現今「村」最基層之行政組織為,而這個基層行政單位,通常由一個或多個聚落組成,數量多寡由組成人口數決定,通常是一個聚落,組成一個社區發展協會進行運作。而「社區總體營造」一詞為是近年才出現的新名詞。如再深究其內涵及意義之後呢?用淺簡易懂的字來說就是我國固有的「鄰里關係」,所以社區總體營造亦可稱為「鄰里關係再造」。鄰里關係是我國固有傳統中令我們自豪的項目之一,但曾幾何時,鄰里關係這個名詞,隨著社會的現代化、都市化及科技化的同時,離我們愈來愈遠,甚至於消失在我們的周遭。

二、 台灣既有鄰里(社區)關係
三十年前,約為我們祖父輩年代,就當時的社會形態而言。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大多是以「宗教信仰」及「傳統家族」觀念的方式在運作,如台灣傳統廟會中的宋江陣、花鼓陣、訟經團及地方國術館等社團組織,皆為當時「社區總體營造」理念下產生的組織。一方面社區靠著這些民間社團來抵禦外武,另一方面亦可打發農閒時光,做為當時之娛樂節目。而這當時的活動也將居民間,那種生命共同體的情懷給帶動了起來。更於無形的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給拉近了許多。而當時的社會秩序也逐漸建立起來。這種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力量,是不容許遭受到質疑與挑戰的,而在現今的社會普遍缺乏這種生命共同體的感覺。這可以是一種共同的信仰,更是我們所逐漸淡忘的「鄰里關係」。而這些傳統維繫社區鄰里之間的力量,所幸在我們生活週遭之中仍保有著些許的因子存在,因此如果我們把這些因子給她再次賦予生命,把這些原生的因子再加以發展壯大,亦導入部份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加以深耕,那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必定能確實的落實,並加以實現。
921農村聚落重建期間,筆者長駐南投縣魚池鄉新城村達一年之久,這一年來親眼目睹了,沒有社造相關計畫及人員進行輔導,但卻真實將社造意涵完整展現出來的社區互動,該村村民對於村內發生之大小事情(婚喪喜慶),共同參與,並相互支援、扶持的那種精神。如果妳去問他們什麼社區總體營造,他們會告訴你「不知道」。難道他們先前有受過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的訓練嗎?或只這是原本就存在於我們四周,而我們並未真正的去感受她存在的那種情懷呢!難道這不就是現今社造的迷思嗎?對於在地已存在的事實給予忽略,一昧地追求外來事物的價值,這也是現今台灣最大的問題所在,迷失自我。


參、 社造生活化或是產業化

一、 921與社區總體營造運動
921震災之後,由於災害區域大多位於農村地區,已往又無相關災後處理的經驗,於是就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為主導,開始展開一連串以富麗農村為架構之社區重建工作,定名為「921農村聚落重建計畫」,開始對中部地區74個農村聚落進行重建工作。並依據「農村重建作業規範」籌組災後重建協會,有些聚落為既有社區發展協會運作,亦有重新籌組新組織,並由農委會水保局委託專業團隊 進駐輔導重建相關事宜,並舉辦多場重建相關研討會及訓練活動,強化專業團隊之社區工作動能,將社區總體營造觀念導入農村聚落重建之中。但也由於輔導團隊之工作重點在於「重建」,恢復災區原有之正常生活,並將富麗農村之工作理念導入重建區之中。試圖把具在地特性可發展之社區因子給與強化,並藉由公部門的資源挹注,將具有維繫地方情感之公共區域,給予使用機能強化,讓這維繫地方情感的媒介工程能夠更發揮其功能。如原有社區老人常聚集之場所涼亭,大樹下等區域。雖然規畫的是工程,但實際上要營造的是維繫的是一個情感的區域,是一個具有靈魂的工程。涼亭是硬體,但因社區居民進入使用,而賦予這個涼亭具有社造情感存在,所以社造所營造出的是人與人的情感,水泥涼亭只是一個社區情感的觸媒而以。這樣的工程才是社區總體營造的所要營造的項目。

二、 社區產業與社區營造工作
921聚落重建的重點大多在於社區的公共硬體工程,對於「人」的軟性營造部分幾尚未進行,也讓後來社區營造之概念,在社區居民印象中,常被誤認為就是工程營造。雖是如此但重點對象還是社區居民需求,重建後的主軸及目的使用對象仍是社區居民。但當社區營造產業化的概念導入社區總體營造中時,社區總體營造開始產生些許質變。社區事務當屬公益性質,付出與回饋並無相對應之對價關係,也就是說參予社區事務本是社區居民之責任與義務,只有復出並無實質回饋。但在現今社會長期功利發展下,自掃門前雪的思維普遍存在於社區居民心中,故於推行社區公益事務中,將社區產業置入社區營造中,如民宿、社區導覽、小型休閒農業,製造些許微利益給參予者,期讓社造工作順利推行。而這些社區產業本應屬副業性質,不影響本業下進行運作。但演變至今,似乎社區產業發展嚴然成為社區營造之主軸,凌駕於社造本質義函之上。社區營造之項目不在是社區本身需求為優先,轉變成為產業需要才是發展項目的主軸,也就是說哪些項目能夠吸引遊客前來,就發展該項目,形成「營利」勝過於「營人」,對於社造本身帶來傷害。社區一旦涉及利益行為,即無法再以公益及無私付出為主軸,也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因利益分配所帶來的摩擦,這些結果絕非社造推行之初衷。但現今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者,總是將外來者(遊客)的需求擺在社區定位與發展的主要項目內。各類遊憩區、民宿、步道等等公共設施的規畫第一考慮的總不是社區本身,而是遊客。輔導團隊在做社區營造宣導的同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可以吸引多少遊客前來」,「這可以為社區賺多少的利益」。將社區發展產業化、社區發展協會公司化,社區工作者也逐漸由兼職轉變為專職。當利益進入社區,社區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團體時,社區內人與人間的關係逐漸也產生變化,在利之所趨的導引下,人事間的紛爭也就逐漸浮出檯面,也將社區情感帶入崩解的邊緣。

三、 生活與社區總體營造
什麼是社區營造,什麼又是鄰里關係的展現?個人對於社區營造的認知是,一種在地化生活與人地關係的展現,這樣的展現是一種人對在地環境自然真情的流露。而生活就是社區總體營造的總體展現,社區總體營造要營造的主要項目應該是「在地居民人地關係的營造」,每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盡情的發揮你對這塊土地的感情與熱愛,不求取任何功力的報酬,也不吝於與他人分享自身對社區整體環境情感。經營社區總體營造不須特別的去接受所謂的專業訓練,也不須於社區組織內,設置任何一個專職的職務。只要社區內的居民共同一心,對所生活的這個空間場域形成社區生命共同體之感,自然對於社區事務、環境會產生認同與義務感。也就自發性的參予與了解社區之相關事務,那又何須培育或設置社區導覽員,社區內人人都是導覽員,面對進入社區的各類客人,就如同我們生活中隨時可能相遇的任何人一般,依切發乎於自然,將自己生活的區域環境用閒聊的方式,傳達與訪客,這樣的言談沒有涉及任何一種的利益關係,僅剩下社區居民藉由對社區的認同,將自己的生活傳達與他們分享。這樣深入涉及在地化的生活特性的社造模式,將使得每個社區都發展出一套專屬於自己社區的社造模式。多樣性的社會,本來就會有多樣性的生活,一旦將在地化的生活融入於社區總體營造之中,每個社區都能夠經營出專屬自己社區特色的社區總體營造。


肆、 代結語
二十餘年的「社區總體營造」成功的將「居民參予」、「社區營造概念」及強化社區組織等等激化社區功能的社造概念給帶動起來。多樣化的台灣,有著多樣化的思維,對於外來事務的接受度也較高,某種程度而言這與台灣400年來,在政治上接受過多種政權的統治有關。也造成今日台灣對於自己文化的模糊與迷失。就400年的台灣本土「鄰里關係」而言,確是文化傳承在地化的一個危機。鄰里社區的主結構由家宗族及宗教為主體的運作模式,轉變為較複雜的現代社會關係後,產生了很多過往經驗沒有面臨過的問題。發展所謂的社區產業時,將資本主義的經營模式導入社區,功利主義逐漸在社區中漫延,社區的需求性發展工作逐漸由對內為主,轉變為以外來遊客需求作為社區的發展主軸,這樣建立於功利基礎下的變質的社造發展,很容易將社區情感帶入崩解的邊緣。
當社區活動不在單純的同時,我們也就逐漸的失去鄰里,逐漸失去台灣400年來的社區鄰里關係。社區的發展即是台灣整個社會的縮影,社區也是最基層也最單純無立場的一個組織。社區總體營造的本質就是在建立人與這片土的的一種人地關係,將生活於這塊土地上面的人與這塊土地間的關係作一緊密結合,進而形成強烈的生命共同體之感。如果全台每個社區,都能夠順利的將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深化於社區之中。這將對於台灣多樣化族群的社會產生相當正面的安定力量。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安全才是回家唯一的道路-淺談蘇花X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災變,將沉寂已久的蘇花高(或替,或改,以下用蘇花X代替)的問題浮上檯面。蘇花X的興建必要性討論多方論戰,基本上而言各有各的立場與見解。但由於這次災變傷亡慘重,在加上政府與媒體的使力下,使得贊成一方的意見某種程度上,似乎在「民意」上獲得較大的支持。但所謂的民意是否為真實的民意呢?還是另一種民主制度下,利用一個事件炒作而得到的假民意。

1. 民意觀點:
所謂的民意應該是民眾在各方面的資訊獲得充分,且已了解利弊得失後所做出來的決定才是民意。在媒體不斷的播出受災區域及罹難者家屬畫面,再加上一些似是而非的數據及一句溫暖人心的口號-「我們只是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在這些動作的驅使下的確鼓動不少人心。首先就「安全回家的路」一詞淺論,所謂安全回家的路指的是「家」或者是「鄉」。一般而言所謂安全回家的路,通常指的是上下班(學)每天必須要行走的路,其每日使用之頻率相當高,幾乎為每天都要行走的道路,這樣的道路使用安全性絕對是必要的人權。而現在所喊出的口號「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指的顯然是離鄉出外工作的異鄉遊子,顯然與一般普遍認知有些差距,所以其所指的應該是一條「安全回鄉的道路」。旅居外地異鄉遊子不大可能每天回家,就算蓋了蘇花高速公路,或者是將國道六號貫穿中央山脈延伸至花蓮,大大縮短了台北、花蓮間或台中、花蓮間的行車時間,亦無法使這些居在外的異鄉遊子能回家定居(時間、油資、精神)。所以就使用頻度上而言,這條所謂「安全回家的路」顯然仍是遙遠。

2. 「安全」與「路」:
「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其首重的應該是「安全」二字,而不是「路」。國道、快速道路、或隧道替代道路安全嗎?今年四月國道崩塌事件大家記憶應該猶新,當日的天候也並無颱風或豪雨,但塌下來卻是事實。當環保團體質疑蘇花X的安全性時,普遍性反駁的說法總是「現代工程技術」,依現代工程技術而言沒有克服不了的問題,例如瑞士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如何如何…,但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剛落成不久,且尚未運轉,其運轉後所帶來的問題也尚未浮現,就目前而言,僅能說明依現代工程技術絕對能夠貫穿山脈,但能不能安全行駛卻是有待日後正式通車一段時日後,才能得知安不安全之問題。但可以知道的是以台灣地質現況及板塊運動的頻繁程度而言,這條路的安全性是值得討論的。以台14縣草屯埔里段而言,921後幾乎逢雨必斷,為何斷?不外乎地震後地質鬆動,遇大雨後,雨水灌入地表裂縫將土石沖刷下來,而造成坍塌,而大規模坍塌處就位於隧道口,因而導致交通中斷。再回頭看看台灣幾條貫穿山脈之道路北橫、中橫、南橫、新中橫、中橫宜蘭支線、南迴等公路及力行產業道路,那一條道路不是柔腸寸斷,如果現在工程技術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那這幾條公路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的面貌了。所以蘇花X如建成誰能保證隧道口以後都不會坍塌,又萬一坍塌有車輛受困時又該如何進行救援。台灣道路早有分級制度,什麼樣的地質地形適合開闢何種等級的道路,應該是件很明確的事情,如果越級開發將增加土地的負荷,相對不穩定性的機率增大,土地一旦產生不穩定性,其安全性就大大降低。台灣東部的地土是否適合如此的工程,想必地質專家們心中已有明確答案,所以所謂的現在工程技術,僅在於可以完成階段,對於後續運作問題不見得是百分之百可靠!

3. 合理用路權:
東部區域因為需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所以必須要建蘇花X。我想就台灣現階段各區域(非行政區域)的交通狀況而言,有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可以選擇,再看看台灣其他區域,以離島而言,金門每年三月至五月間班機常常因大霧而取消,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等離島夏季颱風來臨及冬季東北季風強勁時,班機不飛、船也不開,形成封島狀態,這些區域的居民連條「回家的路」都沒有,如果XX高可以解決回家的問題,那這些區域的居民連鐵路都沒有,是否是更有理由建一條可以回家的路呢?區域交通網路的建設必須要符合區域的特性來做規劃,不能夠一昧的以民粹或選舉政見來主導如何進行,亦不能夠簡化成台北有的哪裡就要有,西部可以建的東部也可以的方式來做規劃。適不適合,能不能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早期台灣以人本為主,用人定勝天的理念所進行的農經開發建設,現今印證出來的成果就是水災、土石流,難道這些苦果是大家可以承受的嗎?合理使用道路就是一條安全回家(鄉)的道路,規劃出一條又寬又筆直但超乎土地可承受範圍的道路會是一條安全回家(鄉)的道路嗎?

4. 藍色高速公路

台灣島地理區位特性,全島有高山、平原、縱谷、丘陵等地形配置於其上,周邊又有大小規模不一的島嶼。多樣性的地形自然會產生多樣性的生活模式,但科技文明的虛幻果實,讓我們迷失了自我,以至於小至小朋友間的相互比較,大到區位環境上的公共建設項目,這樣的迷失使得我們逐漸失去了適應環境生存的本能。台灣與日本及東南亞各島國一樣是海洋民族,但卻有不一樣的海洋思維,鄰國日本其科技技術絕對比台灣先進,但相較於其藍色高速公路的規劃運行上,台灣顯然落後很多,東部海岸的交通由於其海涯地形明顯,交通建設不易,且後續營運成本難以估計(中橫、新中橫、阿里山公路等等已營運道路為例),而藍色高速公路的規劃與運行時程絕對比開闢道路短,其建設成本及後續維護成本亦相對較低廉,是一條很適合發展的黃金交通路線。無論就安全性而言、或是就政府現階段力推的節能減碳及生態保育而言(少一條公路就少幾萬車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發展藍色高速公路系統都是一項值得投資的項目。

一條安全回家或回鄉的道路,並不一定要是一條寬敞筆直道路。且也不一定要選擇在氣候有劇烈變化(颱風、豪雨)的時候回家,記得公路剛開始完成拉直拓寬時,大家車速常常因為過快而產生車禍,後來公路總局在電視上常常播一則公益廣告「安全,才是回家唯一的道路」!我想這才是全民都想要的一條回家的道路。(本文登載於11/2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標題改為安全?回家?路?)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盲目追求經濟摩埃(Moai)、難脫復活節島命運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以追求速度為主軸的世界。在凡事都講求速度競爭的競賽中,各族群(國)競相以各種方式來展現自身的實力,將各種競爭力量化為數字,在數字中追逐,追逐虛幻且在整個地球生界發展史上,毫無意義的自我催眠與滿足。
2005年台北101大樓落成啟用,成為世界第一高樓。2010年中東杜拜塔超越101成為新世界第一高樓,同期間日本、香港、上海等地都有興建中新的世界第一高樓等著啟用,這又代表什麼呢?外匯存底、國民生產毛額、國民年平均所得等等經濟學上所用的統計相關數字,整體而言就是將我們的生活量化成一堆數字,再讓我們盲目的去追求這些數字的變化,過度迷戀數字的結果,使得我們幾乎忘記如何脫離數字,回歸人本生活。就整個地球生界發展史來看,這些量化的產物都將只是生物演進過程中的一些小花絮,毫無實際意義可言。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Jared Diamond在《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一書中,提到復活節島的案例中,島上原住民為展現自己族群的優越,競相構築大型摩埃(Moai),砍筏林木,大量開採礦石,以致因過度開發自然資源(超限利用),使得島上族群面臨生存危機,最後導致族群社會結構的崩解。遠古社會的人類為追求一種虛幻的優越感,以摩埃的大小作為比較的基礎,摩埃的大小亦是一種虛幻的量化產物,與人類整體生存機制並無直接關係,換言之製造大摩埃的族群,與製造小摩埃的族群都必須工作,才能換得族群的延續,而把其量化形成各部族間競爭用的工具時,即開始消耗不必要消耗之自然資源,將自然資源轉換成無法形成族群延續生命所需之能量,導致因自然資源匱乏而族群逐漸敗亡之命運。將可延續生命之自然資源量化成冰冷無意義的虛榮優越感,最終將導致族群的滅絕。
而今日我們所追求用來評斷國家國力的外匯存底、國民生產毛額、國民年平均所得等等經濟數字,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亦是在追求一種經濟數字上的「現代摩埃」!

1027綠島海況

今日綠島巨浪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全球氣候環境變遷下社區總體營造應有的環境因應策略


本來的題目是定為社造的迷思,但在幾經思考之後決定將題目定為「全球環境氣候變遷下社區總體營造應有的環境因應策略」。與大家分享在社區總體營造中如何去因應氣候劇烈變化所產生的生存威脅。

一、自然現象與天然災害
全球氣候環境變遷這麼大的一個課題如何反應在社區內呢?這樣一個大項目應該是政府的課題,社區能做什麼呢?首先我們先從天然災害談起。台灣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在氣候及地質上有屬於多變化的區域。每年颱風地震對台灣地體所造成的變化更是常態,而這些先天因素所造成的變化稱為自然現象,如這些自然現象作用於自然環境上所產生的變化可稱為自然變化。依據日籍學者長谷川義明、樽崎張泰道、今井實等人所述:當自然變化影響人或人的生活領域,並對其產生負面價值影響,即為一般所述之天然災害。所謂災害(Disaster)是指其造成原因是自然的或人為的,已經引起人命或社會受到損傷,並進而引發社會失去已構成之均衡現象(樽崎張泰道、今井實、長谷川義明,1984)。從環境背景、人類社會與行為、以及由人類所建設的實質環境的組成,是構成災害的要素(Mileti,1999)。並且「災害」是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甚至舒適產生危害或損害的自然現象(王勇、周祖翼,1996)。
所以所謂天然災害,亦可以解釋為自然現象作用於人類活動(場域)上,並造成人類生命財產的損失謂之。換言之,如過相同的規模的自然現象作用於非人類之生物,並對其產生生命危害者,仍為自然現象。

二、台灣於氣候變遷下應該的環境因應策略
「演化」:個人對該詞的定義為「生物為因應自然環境變動所產生的變化,這樣的變化行為,目的在於延續該族群生命的可持續發展」。人究竟有沒有能力征服自然?經過幾千年來的證明,答案十分的明顯,但這也似乎成為號稱萬物之靈的人,所不願意面對的真相。什麼樣的環境產生什麼樣的文化傳統(生活、建築、行為…等等),自然界提供什麼樣的素材,人就使用該素材來呈現出一道完美的料理,如中國黃土高原的窯洞、台灣排灣族、魯凱族的石版屋、愛斯基摩人的冰屋、賽夏族的竹造建築…等等都是人與環境對話下的產物。但曾幾何時,這樣的人與自然對話機制,隨著人類高度文明化的發展,逐漸的失去。「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樣的廣告詞常常出現於現代人的耳邊,但諷刺的是,高度科技化的結果卻是讓人失去人性,也失去適應自然環境的本能。
就以居住建築模式而言,當建築師還是學生時,練習規畫設計一個課題時,老師們都會問一個問題「你的建築設計如何去與環境相呼應」,學生的回答不外乎是通風、日照、VIEW等元素,對於最重要的大區域環境的特性,所衍生出的問題卻忽略了。這也是最重要的項目,也就是構成生態建築最重要的要件之一。台灣位處西太平洋與歐亞陸塊交接地帶,面積雖小,但地理環境的變異確是很大,但從南到北建築型態卻是十分相似,沒有多大的轉變。相較於四百年前,台灣原住民所呈現出的多元型態,十分迥異,這代表的就是文明的發展嗎?一幢幢嶄新、新潮、充滿科技化新的建築,聳立在台灣的土地上,有的甚至曾經是世界第一高樓,但這樣的建築物,放在台北、紐約、東京、巴黎、香港、上海似乎都可以,但如果把蘭嶼達悟族傳統房舍,放在其他地方,不要說國外台灣西部就好,即顯得格格不入,其原因就在於達悟人傳統房舍是達悟人與蘭嶼對所產生的結果,自然無法適應其他區域的地理環境特性。莫拉克(八八)風災,造成台灣南部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分析其原因有很多,也有很多事後的災後處理程序再進行。但基本上仍是以「人可改變自然」的角度與思維來因應災後處理措施,這樣的措施非但不能保證治標,亦確定無法治本,下次同樣的災害再度來臨時,居民的生命財產仍暴露在威脅之中,而面對這樣具威脅性的外在環境,就生態的角度而言,最佳的處理程序是遠離威脅,住到人該住的地方去,把自然的領域還給自然。但如果無法做這樣妥適的處理時,適應環境所衍生出的生活型態與模式,即是解決的方式之一。就易淹水地區的建築構造而言,為減少該地區每年因水災所造成之生命財產損失,就應衍生出適應於該地特殊氣候環境的建築型態(荷蘭亦發展出浮動建築,筆者並未見過其設計圖,故不知其設計原理為何),為紀念去年莫拉克風災部性師生的同胞,故將這樣的建築型態稱為「88建築或莫拉克建築」。這樣的建築型態是結合筏式基礎與固定是浮動碼頭的概念而產生,其主要特性為建築物能隨水位上升而升高,當大水消退時期又能恢復原有高程,完全靠自然歷不假其他動力。其最大結構特性在於柱結構與樑版牆結構分離,柱之主要功能為防止建築物左右移動,房屋如同外殼,套於柱上(詳設計圖說草圖),如此建物即能隨流體上下移動,不致產生隨波逐流之現象。此建築型態僅為概念,細部實務仍有待建築界菁英,後續發展精進。建築不應僅追求外觀的華麗炫耀,家是提供給人安全舒適的地方,建築仍應回歸以保障人生命財產安全,確實與環境相呼應之基本原則。
為因應全球環境氣候變遷所產生的威脅,且就台灣本身國土的環境的多重變化,進而衍生出不同的生活模式以因應氣候變遷所產生的影響

三、社區總體營造的角色與因應策略
在了解天然災害後,社區在這樣一個大課題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能產生什麼樣的作為?台灣有319個鄉鎮市,一千多個社區及部落,以政府的力量來做全台灣靜總體檢的工作,曠日廢時難收即時之效,但如果動員全台一千多個社區及部落,來作全台社區環境總體檢,則可讓社區自身對於自己的環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且對於未來環境因應也較有在地化的因應策略,而政府也得以在短期間內收集到最細的台灣社區環境資訊,可作多方面的運用。以往討論社區總體營造大多聚焦於「社區觀光」、「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三大部份,而其中生態環境又大多著重於生態工程。而這些大多是為因應外在因素(招攬遊客)所做的改變。而真正攸關社區內居民需求的項目卻鮮少為人所重視。在社造風潮一在重視外再展現,而缺乏內化形的在地課題下,使我們的社區越來越公司化資本化,我想這與當初推動社區總營造者立意是相違背的。社區營造就是要社區自主性內化發展,而非媚外形的社造模式。
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社區居民對於本身的生活條件是否有足夠的認知。而這些認知是否足以因應外變環境變動所帶來的生存環境威脅,也就是生活環境因應策略。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對於生存的環境有何種潛在威脅存在,而應該如何因應其威脅,是否有足夠的認知。而社區總體營造有如何在全球氣候環境變遷的大議題下實際運作,以下提供幾點個人看法:
1. 自然然環境認知:對於自身所處的社區自然環境有充分的認知,這自然環境包括地理區位、水文概況、地質概況、植被生態環境、對外交通等等項目。
2. 人文生態環境:地理環境特性能約略透露出環境可能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但無法預告發生的時機為何?而了解這方面的資訊必須從當地耆老身上著手。從耆老的口述歷史中,我們可以約略了解到百年來社區發生過什麼樣的事件。大約是在何時發生,而對社區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社區資料。
3. 社區環境資源總體檢:動員社區的力量,對社區做全面性的社區環境資源調查,有別於以往作的環境資源調查目地往往都是為了發展觀光產業,而本次社區環境資源調查目的在於將社區內哪些地方是危險區域,哪些地方又有潛勢的危險,作一整體性的調查作業,並且匯整成社區資源地圖,以供後續參考。
4. 社區防災機制建立與策略擬定:利用社區環境資源調查的結果,讓社區的人了解所處的社區的利弊得失,而集合眾人之力,研擬出社區的環境因應對策,藉由這樣的過程來加深社區居民的內聚力與環境認同,進而產生生命共同體的革命情感,這樣對內的發展機制建立,遠比對外追求來的有效!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無宏觀的規劃視野 則無永續發展的契機

1960~1970年代台灣產業發展由農業逐漸轉型為工業,政府各項政策亦以發展工業為主軸。如「客廳即工廠」、「低等則農田規劃為小型工業區」,等重工輕農的各項政策,1979年7月17日中時花東版即刊登一則新聞「省府為配合農業區域之發展,已決定在全省交通便利,勞力較多的農村地區,優先設立小型工業區,其面積以10至20公頃為原則,各鄉鎮應即調查轄區內符合上述條件之農村地區工業用地,然後查明其地價及開發所需經費,連同工業用地圖冊,於7月25日前報送縣府,以便轉呈省府參辦。」當時個鄉鎮。此時台灣的農業猶如平埔原住民般,逐漸被迫往山上發展「農業上山」、「高山農業」等。這樣發展的結果,造成今日台灣高山森林生態的破壞。而小型工業區在台灣大量設立的結果是,將工廠的污廢水直接排入灌溉溝渠中,造成大量農田遭受染。1984年3月8日中時新竹版工廠廢水排入灌溉渠道,汙染水源破壞土壤生態,專家指出其嚴重性不該坐視不理,宜及早擬訂防制計劃以杜絕後患。原因就在於當初政策僅著墨於,低等則農田其生產力不佳,發展工業可提高土地利用價值,但卻忽略了發展工業所帶來的土地污染問題,最後因為農田遭受污染所造成的農田休耕,換算下來這樣的結果有提高了土地利用價值嗎?70年代的錯誤時至今日代價仍然持續的在付出。但今日執政者的思維與當時相比卻顯的更加的愚蠢與不智,更加缺乏宏觀的視野與思維。面對可預知的未來卻仍顯的無知與自恃。在工業污染環伺下的農田能夠有好的收成嗎?今日台灣所面臨的環境生態惡化窘境,已非百年計畫就能夠解決的,如果沒有一套完整個國土保育計畫做為發展準則,未來台灣的前景將相當的坎坷。

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因應環境改變的建築型態--莫拉克建築


「演化」:個人對該詞的定義為「生物為因應自然環境變動所產生的變化,這樣的變化行為,目的在於延續該族群生命的可持續發展」。人究竟有沒有能力征服自然?經過幾千年來的證明,答案十分的明顯,但這也似乎成為號稱萬物之靈的人,所不願意面對的真相。什麼樣的環境產生什麼樣的文化傳統(生活、建築、行為…等等),自然界提供什麼樣的素材,人就使用該素材來呈現出一道完美的料理,如中國黃土高原的窯洞、台灣排灣族、魯凱族的石版屋、愛斯基摩人的冰屋、賽夏族的竹造建築…等等都是人與環境對話下的產物。但曾幾何時,這樣的人與自然對話機制,隨著人類高度文明化的發展,逐漸的失去。「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樣的廣告詞常常出現於現代人的耳邊,但諷刺的是,高度科技化的結果卻是讓人失去人性,也失去適應自然環境的本能。
建築是我人生第一個專業,當了許久的建築逃兵,也讓我有機會從非建築的角度來看建築。記得當初開始作設計的時候,老師們都會問一個問題「你的建築設計如何去與環境相呼應」,學生的回答不外乎是通風、日照、VIEW等元素,對於最重要的大區域環境的特性,所衍生出的問題卻忽略了。這也是最重要的項目,也就是構成生態建築最重要的要件之一。台灣位處西太平洋與歐亞陸塊交接地帶,面積雖小,但地理環境的變異確是很大,但從南到北建築型態卻是十分相似,沒有多大的轉變。相較於四百年前,台灣原住民所呈現出的多元型態,十分迥異,這代表的就是文明的發展嗎?一幢幢嶄新、新潮、充滿科技化新的建築,聳立在台灣的土地上,有的甚至曾經是世界第一高樓,但這樣的建築物,放在台北、紐約、東京、巴黎、香港、上海似乎都可以,但如果把蘭嶼達悟族傳統房舍,放在其他地方,不要說國外台灣西部就好,即顯得格格不入,其原因就在於達悟人傳統房舍是達悟人與蘭嶼對所產生的結果,自然無法適應其他區域的地理環境特性。
去年莫拉克(八八)風災,造成台灣南部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分析其原因有很多,也有很多事後的災後處理程序再進行。但基本上仍是以「人可改變自然」的角度與思維來因應災後處理措施,這樣的措施非但不能保證治標,亦確定無法治本,下次同樣的災害再度來臨時,居民的生命財產仍暴露在威脅之中,而面對這樣具威脅性的外在環境,就生態的角度而言,最佳的處理程序是遠離威脅,住到人該住的地方去,把自然的領域還給自然。但如果無法做這樣妥適的處理時,適應環境所衍生出的生活型態與模式,即是解決的方式之一。就易淹水地區的建築構造而言,為減少該地區每年因水災所造成之生命財產損失,就應衍生出適應於該地特殊氣候環境的建築型態(荷蘭亦發展出浮動建築,筆者並未見過其設計圖,故不知其設計原理為何),為紀念去年莫拉克風災部性師生的同胞,故將這樣的建築型態稱為「88建築或莫拉克建築」。這樣的建築型態是結合筏式基礎與固定是浮動碼頭的概念而產生,其主要特性為建築物能隨水位上升而升高,當大水消退時期又能恢復原有高程,完全靠自然歷不假其他動力。其最大結構特性在於柱結構與樑版牆結構分離,柱之主要功能為防止建築物左右移動,房屋如同外殼,套於柱上(詳設計圖說草圖),如此建物即能隨流體上下移動,不致產生隨波逐流之現象。此建築型態僅為概念,細部實務仍有待建築界菁英,後續發展精進。建築不應僅追求外觀的華麗炫耀,家是提供給人安全舒適的地方,建築仍應回歸以保障人生命財產安全,確實與環境相呼應之基本原則。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0314綠島榜首濕地



綠島也有溼地,綠島是座珊瑚礁島嶼,但這麼小的島嶼在山頂竟然也有溼地...

1968 Green Island V.S 2010綠島


偶然發現一批1968年綠島的舊相片,於是循著前人的軌跡,再探綠島~~~

台東暫留


每次因業務需要進出綠島前,都順便在台東停留一夜,處理一些業務。晚上時分總是喜歡在台東誠品逛一逛,享受一下台東生活的優閒感,很喜歡這種環境,雖然沒有都會區誠品那麼大,但這種感覺卻是都會沒有的。

國土總體檢


「88水災」之後,依慣例又是一堆皮球亂飛、口水亂噴的相互指責。但這些能改變什麼呢?從桃芝、納莉、敏督利、到近年的卡玫基,平均兩三年台灣就一場造成重大損失的風災發生。相同的劇本,不同的場景,傷心的情節,一而再的在我們眼前重播,這樣的戲碼,台灣的人民還要看多久?傷的不重嗎?教訓在哪裡呢?經驗又跑到何處去了?為什麼到今日政府及民眾都還不願意面對台灣國土的真相。
有關台灣的地理地質概況及氣候特性在此就不再贅述,直接切入問題的核心-「台灣土地超限利用問題」。從六龜寶來溫泉受敏督利重創後,再來的谷關,卡玫基的廬山,到本次莫拉克的知本,溫泉區的開發問題已成為這幾年繼伐木與高山農業後,另一項攸關台灣國土規劃利用的議題,台灣溫泉的發生位置大多位於河川行水區,而開發位置大多位於溫泉露頭處附近的河階臺地或是沖積扇平原,這種地理區位提供較容易且擁有較為寬廣的腹地,可供開發利用。近年來泡湯在台灣成為一種時尚的休閒活動,於各種因素的推波助瀾下,全台各大溫泉區都有規模大小不等的開發行為,在既有的腹地以不敷使用的情況下,無論是往上(山頂)或是往下(河川行水區)發展都將對當地的地理環境造成改變,這樣的改變也將人與自然現象(風災水患)的緩衝空間予以壓縮,這緩衝空間即為所謂的邊際土地,當邊際土地大量開發時,壓縮了人與自然間維持平衡所需的緩衝空間,進而造成所謂的天然災害,而溫泉區的超限利用開發即為類似案例之一。昔日的寶來、谷關、廬山,今日的知本,下一個將會發生在哪裡呢?
維持人與自然間擁有足夠承受地體改變的空間(緩衝地帶),也就是維生生態體系保護帶的規劃與建構,才是解決近年來不斷發生災害的根本解決之道。然而要建立這樣的保護帶,首先要做的必須是全面性的國土總體檢,利用航照圖及相關地理資訊系統,將國土保全區域劃設出來,進行國土復育工作。將屬於自然的土地還給自然,將人群帶到能夠安全居住的區域,所謂的天災將變成台灣這塊土地的一種自然現象。而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在地人地關係也就變得更為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