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綠島自然史概述



摘 要

綠島舊名稱做雞心嶼、青仔嶼及火燒島。其中又以火燒島,此舊稱最為人所熟知。全島面積15.0919平方公里,人口總數3353人 。綠島因火山造山運動約200-400萬年前露出海平面,洋流與候鳥遷徙途徑的經過,很快的創造出豐富多樣的島嶼生態系統與海洋珊瑚礁生態體系,為年輕的島嶼注入豐富的生態環境。約莫新石器時代中期綠島即有人類活動之跡象,但有明確文字紀錄的拓墾時期,卻是遲至約200年前琉球漢人移居綠島開始。此清領時期綠島之治理以耆老自治為主,清政府並未對綠島行使有效管轄權。日治時期1911年,日人在島上建立了「火燒島浮浪人收容所」,這是綠島首次與監獄建立關係,而1919年隨即又裁撤此收容所。1951年國民政府又將政治犯收容於綠島,又開啟綠島於現代人腦海中監獄島的意象,。雖是如此,1987年政府解嚴後,綠島也開始逐漸對外開放,豐富的海洋生態環境,逐漸取代原有監獄與政治受難的意象,迄今綠島的海洋生態文化成為綠島的整體發展主軸。綠島由無政府狀態的自治管理期,到因地理環境因素成為囚禁人犯的禁錮島時期,演變至今日以豐富海洋生態文化著稱的海洋文化發展期。禁錮島嶼意象的綠島以慢慢淡化於新一代台灣人的心中,取而代之的是擁有豐富海洋生態的海洋生態島嶼,接踵而來的即是面臨觀光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生態衝擊,這樣的衝擊影響即可能為綠島帶來很大的島嶼生態環境崩解危機,而要解決這樣的危機,惟有透過專業的科學研究及詳細的田野調查,為綠島整體永續發展提供一可依循的發展模式。


Chapter 1 緒論

21世紀是地球整體環境變遷發展的一個關鍵世紀。現代科技文明高度發展,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取用態度與開發強度逐漸增加,自然生態環境所承受的負荷也日趨嚴峻。海洋面積約佔地球整體表面積的70.8%,海洋生態環境的穩定健全發展攸關未來地球的永續發展。我國雖然是位處太平洋西緣之島國,為海洋生態型體系與大陸型生態體系之交會位置,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度與複雜度自然充滿著許多值得研究探討的地方。但相較於陸地或是太平洋沿岸的其它國家,我國對於海洋生態環境的探索與研究,顯然有很大的進展空間。

綠島為西太平洋上之一小島,位於台灣本島東南位置,距台灣島33公里,擁有相當豐富的珊瑚礁生態體系與多樣化的島嶼生態體系。這樣豐富的海洋生態體系我們對其生態運作模式,或是各體生物的了解卻是十分的缺乏,與鄰近國家日本比起來更事闕如,無法相比。在台灣可供研究海洋珊瑚礁生態系的區域僅有台灣東北角、恆春半島墾丁國家公園、澎湖群島、小琉球、蘭嶼及綠島。其中位於太平洋上的綠島與蘭嶼之珊瑚礁生態系,因受黑潮洋流影響其生態生物相顯得更為豐富多樣。因為環境生態的豐富吸引大多遊客前來觀光消費,促進綠島繁華的景象,也對於生態環境的產生嚴重的超限負荷,但卻不見有何環境因應策略產生,不斷的消費自然生態下,自然生態惡化也就日趨嚴重。島上居民以賴自然資源生存,但卻對於自然資源無所保護,持續下去最後生態崩解人群也就逐漸疏離這個島嶼。而海洋研究站的設立非但可提供台灣海洋研究相關服務設施及場域,更可將研究成果回饋與地方,提供地方未來發展可持續性島與可供依循的方向。落將生態保育的理念落於實在地精神之中。




Chapter 2 人文生態環境

綠島雖為孤懸於台東外海上之一小島,距台灣本島33公里之距離並不算太遠,平日天氣狀況只要不太差,從台東都可遠眺到這顆海上翡翠。綠島的人文史蹟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大時期,最早的上溯源至2000-45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繩紋紅陶文化(劉、邱、符,1995),距現今紀錄漢人初次登島的200年前還要早至少1800年,這一時期姑且稱為無文字記載期,在則是由漢人登島拓墾開始至日治時期,這段時期大致稱為清領日治期,第三時期則為禁錮島時期,大致上是1911年日人在島上建立浮浪人收容所開始至解嚴國防監獄解編為止,第四時期為觀光開發期,大致由1991年綠島劃入東海岸風景特定區範圍開始,這四大時期每一時期的綠島給人的基本意象都不同,但這也勾勒出些許綠島的自然資源利用史。

無文字記載期
由新石器時期到漢人入墾這段期間的綠島,是一段綠島失落的記憶,如果能夠完整的拼湊出來;將是綠島甚至於南島語族遷徙的相當重要的一段歷史,對於南太平洋波里尼西亞的南島語族可能產生重大發現。綠島的史前研究進展的相當早,從日治時期1942年鹿野忠雄開啟後,就直到1994年本院時與所劉益昌研究員再度承起綠島史前研究的工作,期間進50年間綠島關於史前文化的研究幾乎沒有再進行,而1994、1995兩篇相關研究的報告出版後(李玉芬,2000),在考古學方面也就沒有再持續獲得專業機構的重視。有關綠島這一大段失落的歷史,史學家們有從各種不同角度切入,產生不同的解讀。但這些不同族群的解讀在歸納後產生了「Sanasai傳說圈」的說法,這說法大致是以台灣東部、東北部、北部地區的卑南族、阿美族、噶瑪蘭族與凱達格蘭族等族群為主(詹素娟,2007)。在綠島的開發上雖說雅美(達悟)族與阿美族都可能當過綠島的主人 ,但如果從地理區位與周邊海域環境概況而言,雅美(達悟)族應比阿美族更容易到達綠島,雅美(達悟)人可借由黑潮流動的潮劉順水推舟的到達綠島,而阿美族人如要駕舟渡過黑潮到達綠島顯然要雅美(達悟)人來的不容易,如果就此論點推論雅美(達悟)族與綠島的關係應該會比阿美族人來的密切。史前遺址的發現,將綠島人群活動史推進到新石器時期,但是否真有一群人在此定居發展,最後又因何消失在這島嶼之上,是如Sanasai傳說所述遷徙他地,亦或是其它的原因而消失,到目前仍未有一明確的說法,有待日後學著更深入的研究。就穩定族群長期於一固定場域活動而言,必須有聚落、傳統獵場(食物來源)、以及人死後的墓穴遺址,如此即可建構出族群長期定居的跡證,但今日綠島出土遺址大多位於濱海區域,出土文物大多為貝類魚類遺骸,及日常用品,大規模聚落遺址及象徵部落族群長期定居的墓穴遺址 卻仍待發掘,而零星房舍建築遺址,亦可解釋為雅美族或阿美族人渡海至綠島海域捕魚時,為躲避風雨(颱風)休憩所建隻寮舍,期功能由如台灣山地原住民於獵場附近所興建之獵寮,其功能為短暫休憩之用。

總之從綠島史前相關研究中著手,除能夠完整建構綠島整個人文史蹟發展的歷程外,更重要的是探討出南島語族遷徙路徑與勾勒與文化傳統的演變,這部份之相關考據予論證,可由本院台文所或史語所進行相關研究與探討。

清領日治期
1803年(清嘉慶八年)小琉球漁民陳必先(或陳品先)來到了綠島,發現綠島的自然資源(海洋)優於小琉球且面積較小琉球大約兩倍,沿海還有許多山凹平地、森林和淡水,各類資源都比小琉球更為豐富。於是返回小琉球,引領30餘人從現今公館村登陸,搭寮為居,但綠島原就居住有雅美族人,在相互競爭下,雅美人不敵漢人,於是退回蘭嶼。嘉慶中葉,小琉球人陸續糗人遷移至此。1851-1861年間(清咸豐年間),隨著移民陸續移入,全島可供更作之土地拓墾幾近完成 。

漢人入墾綠島,最先是由漁民發現周邊海域漁場豐富,島上又有水源,茂密的森林中亦有不少自然資源可供利用,雖有原住民在此生活,但人數上應該不多,或是顯得友善,故陳必先等人才選擇由小琉球遷居綠島,在發現原住民於島上開闢有水芋田,代表此地水源豐沛可從事水稻種植等漢人賴以維生的農業生計,在相關人口耳相傳之下,墾首及回鄉募集墾戶前來綠島進行開墾,而原本人口就趨於飽和且小島自然資源有限難以滿足所有分配的窘境驅使下,原於小琉球謀生不易之人,陸續隨墾首遷往綠島拓墾開展新生活。1873年(清同治12年)時島上人口約200-300人,1895年清國政府甲午戰敗,將台灣澎湖割讓予日本,到了1897年(明治30年)綠島人口數約500-600人,到了1905年(明治38)日本政府第一次進行人口普查時,綠島人口數為1097人,1926年(昭和元年)成長至1768人,1941年(昭和16年)已達2402人(陳、李,1998),最近一次統計為2010年11月,綠島人口數為3353人 。綠島島嶼自然資源的供養人口數大約到清末日治初期時已達飽和,自然資源開發殆盡,且可能出現糧食不足,原有封閉型的氏族社會面臨崩解危機,封閉型的社會以氏族耆老為統治中心,當現有資源難以滿足所有人時,領導中心難以鞏固,原有的社會秩序也就面臨瓦解的危機(Diamond, J.,2005)。清領時期對綠島並未設有有效管理機構,墾戶繳納佃租給予墾首,清國政府並未對墾首收取租稅,也可以說當時綠島並無所謂的國家主權進行管理,而是如同一半封閉型的島嶼族群社會體系在運作。這樣一種內化型的封閉體系,其運作模式主要仰賴在地自然資源的供給,當生態體系運作遭受到破壞時,社群也面臨崩解,如同南太平洋上復活節島、韓特森島的案例一般(Diamond, J.,2005)。當綠島即將面臨兵解危機時,恰好國家權力(日治時期)介入,將綠島與台灣連結在一起,半封閉型的社會體系被打開,國家將綠島不足的資源及時補充,暫時解決了一場因自然資源過度取用而面臨的社會崩解危機。

禁錮島嶼期
1911年日本政府在綠島設立了火燒島浮浪人收容所後,往後的百年,綠島幾乎就等同於監獄、囚禁的代名詞。「禁錮的綠島」是最深植於人心的普遍意象,除日治時期設立的浮浪人收容所外,國民政府自1951年起先後陸續在綠島設立了四座矯正機構,分別為1951年以收容政治犯為主的新生訓導處,1949年國民政府宣布戒嚴後,對於政治思想與其不同立場的人士展開一場思想矯正工作,在當時許多具有高度民主意識的台灣高級知識份子,紛紛籠罩在一場白色恐怖的命運之中,而許多當時台灣各界的部分菁英份子都被捉到綠島禁錮,也因為如此台灣人對綠島的印象逐漸走向恐怖的禁錮之島。1972年國防部又在綠島設立了國防部感訓監獄,主要收容人仍是以政治犯為主,現今政壇在野陣營中,即有許多人待過綠島。1987年國民政府宣布解嚴,綠島不再以收容政治犯為主,而是改收容經司法機關判定有罪之司法犯,通常送往綠島者大多為重大刑犯犯罪者,或是為反組織犯罪條例之主要犯人(幫派重要份子),如最為一般人熟知的一清、二清,遞解即押送綠島進行管訓工作,而執行這份工作的即為1971年設立於綠島中寮鄉的綠島監獄,這是國民政府於綠島設立的第一座司法監獄。國防部感訓監獄於解嚴裁撤後,1991年於原地設立台灣綠島技能訓練所,負責收容人之技能職業訓練工作,於馬英就總統擔任法務部長時期,一度欲改為戒毒村,後因綠島在地人士反對而作罷,該機關並於2002年裁撤。現今綠島僅剩綠島監獄一做司法矯正機關,該機關計劃於2016年進行裁撤,如順利裁撤綠島自此於禁錮一詞,擺脫關係結束長達百年的禁錮之島意象。

禁錮島嶼的意象鎖住綠島長達百年,百年以來人們對於綠島總是以恐怖與犯罪人畫上等號,當政府將政治犯囚禁於綠島開始,綠島對外的一切都也受到相當的限制,人們無法很容易的去親近了解這個島嶼,對於這個島嶼的一切事物隨之也演變成為禁忌話題,無法公開獲得討論,越是如此,神祕之島也越趨於恐怖,然這段時期對綠島在地民眾而言,可能有另一種不同的感受,這也可能近三百年來綠島高級知識份子為數最多的一個時期。據當地民人所述,政治犯於綠島時期對於綠島在地民眾的照顧與一般人對於罪犯的意象是十分不同的,而在地居民對於管訓人員口中那群十惡不赦的罪犯,相處時的感受到的觀感是十分不同的。無論是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受到程度不一的照顧,更有學童在教育上受到恩澤,程為今日綠島的中間份子,而這樣的罪犯與在地民眾間的互動關係,是十分值得去記錄與進行相關研究的一段綠島的特殊人文史蹟。

觀光開發期
1987年政府宣布解嚴後,國人開始得以對於長期處於神秘之中的島嶼-綠島進行探索。1991年綠島劃入交通部觀光局東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管轄後,正是開啟了綠島海洋觀光的發展期。在禁錮島時期綠島經濟主要依靠捕魚及島上收容機構人員之日常消費勉為維持。在開放觀光後綠島因擁有豐富的海洋自然資源,在加上長期禁錮的神祕的色彩,吸引大家前往旅遊。綠島納入東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後並無太大的規劃與整建,重點在強化既有風景區設施上如朝日溫泉,石朗浮潛區、露營區等遊客服務設施,近二十年來島上最大的重大建設應屬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整建案,本案主要將原有綠洲山莊及新生訓導處原址以紀念公園形式進行規畫,並對原有堪用建築物進行空間改造,後因人權紀念園區之屬性朝向人文方向發展較為適宜,於是2006年將人權文化園區改由文建會進行統籌規畫管理至今。

1991年開始納入東海岸國家風景區後開始有較明確的遊客統計數字,1991年遊客人數為 59,383人次、1995年遊客人數為 144,266人次、2000年遊客人數為 327,115人次、2005年遊客人數為 381,329人次、2010年遊客人數為328,697人次,其中2004年 397,330人次、2005年 381,329人次、2006年 382,908人次,這三年為高峰期,此後至今年為止每年遊客皆未超過350,000人次。從高峰期的近40萬人次入島觀光旅遊,逐漸衰退至今年的不到33萬人次短短5年間衰退了18.75%,近乎於兩成。深究其因不難發現,長期以來綠島的旅遊型態與資源並無太大轉變,缺乏創新與特色無法因應現今旅遊需求。綠島旅遊型態大多為,早上登島,傍晚隨即離島,並未在島上過夜,也因此對於島上眾多民宿業者及餐廳業者並未產生較多正面效益。就算是有兩天一夜以上行程,大多也是浮潛、機車環島、夜遊此一類型,數十年不變。相信這幾年來政府相關部門於綠島建設的花費應不少,但這些花費卻無法給綠島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其原因有很多,但我想最重要的應該是,沒有切中綠島的主軸發展核心,與各部門間缺乏協調與整合,形成一人一把琴,各談各的調,造成今日綠島無法突破的窘境(趙克堅,2009)。綠島目前的旅遊行程規劃大多由各民宿業者自行以套裝行程調配,公部門的角色顯得消極,似乎僅在於將人給帶來島上,之後就顯得事不關己。其間雖然各相關單位對於綠島的永續發展的議題,都有提出相關的研究報告,但均未落實於綠島的觀光永續發展行動上。

整體而言綠島的觀光旅遊模式可以說是在盲目中摸索前進,雖然各單位都對綠島整體發展作有規劃報告,但因每個單位立場不同,主管業務項目也有所差距,故無法有效進行統合性的整合規劃,綠島是一以豐富海洋自然資源著稱的海洋島嶼,但對於海洋的認知卻僅僅為海鮮與水上休閒活動,對於更深一層的綠島海洋文化探討及海洋生態環境教育卻毫無著墨,而海洋文化與海洋環境教育這兩著的發展恰可為綠島整體永續發展提供一可發展的新契機,如欲如此發展其前提即為必須有相當的在地性研究作為發展的後盾!

Chapter 3 自然生態環境

在海底火山爆發到板塊運動的作用下,「島嶼」就這樣浮現於地球的版圖之中。從單調的火成岩地形,經長期風化產生土壤在加上候鳥糞便所帶來的種子,單調的島嶼逐漸變為植被豐富的生機島嶼,因此也吸引了某些物種前來定居繁衍。形成島嶼生態的多樣性及豐富度往往超過於大陸型的生態體系。且在生物演化研究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且在長期與大陸隔離的狀況下,演化成為特有種或特有亞種的比例相當高,儼然就是一座大型的自然生態演化實驗室。

綠島約為200-400萬年前因火山造山及板塊運動,交互做運下突出於海平面之上,島上火燒山(海拔281公尺)及阿眉山(海拔275公尺)皆有活山口遺址(蔡慧敏,1999)。綠島在經漫長的島嶼生態演進歷程後形成今日的風貌。綠島外觀呈倒直角三角型,北面最寬處約為4.6KM,東面長約5.09KM,島中央至海岸線約2.5KM,陸域面積全島面積15.0919平方公里,島上原始林早於清領時期,小琉球人入墾時遭砍伐殆盡。島上許多草生地及坡地植被仍呈現出遭受破壞後,所演替出以月桃為主的優勢社會可看出一般(陳玉峯,1995),目前開發區大致位於島嶼之西面及北面區域,海平面約3-6M區域,島中央清領時期之農耕地現今大多呈現荒廢狀態,次生闊葉林相以逐漸取待草生破壞地植被。主要農作物以旱作花生、甘藷之類,但現今島民大多轉型發展觀光相關產業為主,許多農耕部大多荒廢,荒廢地之再利用通常也以開發建築民宿商店為主。1979-1981年間林務局於島上實施造林計畫主要以種植木麻黃為主,再經過30年演替後,次生的闊葉林以菱果榕、蓮葉桐為主的喬木取代木麻黃,逐漸恢復綠島原生植被的概況。而部分山谷中仍保有原始林的概況直被主要以大葉山欖為主。如綠島現有森林狀況在不受外力干擾的狀況下將於現今至30年後整個森林概況會區於穩定再度呈現次生原始林的風貌(鐘玉龍、呂明倫,2006)。根據2008年海管處對島上維管束植物進行的調查顯示島上目前維管束植物共記錄有402屬560種,稀有植物有31種,期鐘嚴重瀕危的有2種、頻臨滅絕的有7種、易受危害的有13種、依賴保育者有4種、安全者有4種,屬於綠島特有的植物共有18科27種(陳子英、魯丁慧,2008)。在陸域脊椎動物相調查中記錄了5綱23目59科110屬165種,其中哺乳綱記錄了5目11科11屬16種,鳥綱記錄了11目34科74屬125種,爬蟲綱1目6科12屬13種,兩棲綱1目2科2屬3種,硬骨魚綱4目6科8屬8種,如再結合相關文獻資料記載後,綠島已知脊椎動物有哺乳類18種、鳥類145種、爬蟲類18種、兩棲類3種(陳寶忠,2008)。而無脊椎動物相調查計畫中,發現陸蟹計有19種(趙仁方,2008)。

森林為涵養陸域動植物之重要指標值群,林相完整原始,就越有利於陸域各類動植物之建全發展。綠島由於近年全力發展海洋觀光產業,而對於傳統農耕生活以呈現荒廢狀態,島上許多原有農耕地現今大多呈現荒廢狀態或是改建民居。十多年來綠島島上開發建設十分有限,其原因在於商圈集中於公館與南寮兩聚落,而居民在行開發建設行為時亦以該兩區域為主,在商業經濟考量下島上大部分的土地都被保存了下來,有利於森林植被的恢復,如以目前島民之思維與土地利用模式推估未來狀況而言,中央森林區地帶遭受建設開發破壞的機率不高,除非是大型財團進行大規模之開發案,才有可能使得恢復中的森林植被再度遭受破壞。故只要島上森林維護得宜,陸域生物相的生態維生系統就得以永續維持。

Chapter 3 海洋生態系統

綠島位處太平洋西緣,靠近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嵌區塊,由於板塊間長期擠壓與推擠,以及火山造山運動作用下,為本區域的地形地貌創造出多樣化的特殊景觀。這樣的特殊景觀在海參坪、哈巴狗、睡美人等地成為國家級地質地理景觀保護區,在海底更是展現出更多樣與變化萬千,並為許多不同的海洋生物創造出多樣化的棲地生態環境。

1991年綠島劃入交通部觀光局東海岸風景特定區後,即由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進行綠島海域的自然資源調查。本計畫共記錄到魚類54科315種,珊瑚方面記錄到硬珊瑚55屬176種其中石珊瑚有50屬168種,水螅珊瑚有3屬6種,笙珊瑚與藍珊瑚各有1屬1種,軟珊瑚計有11屬27種(張崑雄,1991)。豐富的珊瑚礁多樣性孕育出多樣性的各類海洋珊瑚礁生態系生物系統,據2008年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陳正平博士進行的綠島海洋生物調查計畫於亞潮帶與潮間帶的調查結果得知魚類就有318種之多,累計綠島魚類的調查共發現有76科657種,大型底無脊椎動物中軟體動物記錄到56科168種、甲殼類動物28科75種、棘皮動物24科48種。藻類及海洋維管束植物調查結果發現大型海藻有藻類109種、綠藻33種、褐藻18種、紅藻58種(陳正平,2008)。尤其在生態系統中屬於高級消費者的海洋哺乳類作調查後發現有11種鯨豚(王愈超、蕭澤民,2008)。且這幾年因綠島周邊研究調查計劃較為頻繁,陸陸續續有新種或台灣新記錄種的發現。也因地理位置與島嶼地形之特殊性,吸引了許多的海洋生物在此棲息繁衍,而豐富且多采多姿的珊瑚礁生態體系,使整個綠島海域展現出迷人且深具發展研究的潛力。綠島海域完整的海洋生態體系由珊瑚礁區的潮間帶及亞潮帶到深海生態系所構築,各個區塊各有其特有生存的生物,也有得以跨區塊生存的生物,然在綠島周邊海域都得以輕易的發現這些海洋生物的蹤跡。可見綠島周邊水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度是相當高,也相當具持續深入探索的價值與意義。

島嶼的生態體系豐富但相對的也較為脆弱,稍有一個環節失衡都有可能導致整個生態體系的崩解。21世紀全球最大的議題應屬環境惡化、全球氣候劇烈變動所導致的各種不正常的自然現象,其中反映在海洋生態系的就是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及海水溫度增高的議題。其中在綠島就發生過2008年大型珊瑚礁魚類大量暴斃之事件,經相關單位進行化驗後顯示為魚型鏈球菌感染,推測可能是遠洋漁船將已腐敗、受感染的魚直接拋入海中,或民眾將處理完的魚體臟器拋棄,才會造成大量病源流至開放海域,加上這些野生魚種可能是首次接觸到該菌種,才會大量死亡。而2005年於綠島進行的珊瑚總體檢發現黑皮海綿 (Terpios hoshinota) 到2006年體檢時發現其範圍有擴大跡象,這可能與近年綠島觀光業蓬勃發展,登島觀光人口急遽增加,而相關汙染防制性措施為立即建設,生活汙廢水等大量直接排入海中島致營養鹽增生,使得黑皮海綿獲得更多的養份而強大,範圍也逐漸擴展(陳昭倫,2008)。而從黑皮海綿的發生期程在與綠島遊客數相對照後發現,綠島遊客量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建正好為綠島觀光人數之高峯期,這三年每年都有38萬人次以上的觀光人數,頁就是說這三年綠島的環境負荷量是近年來最重的一個周期。這樣的連結關係雖尚無有效研究支撐論述觀點,但某種程度上也顯示出當島嶼的環境負載量呈現失衡時,事有可能導致生態環境及物種間的失衡關係。另據當地漁民表示,黑皮海綿本來就存在於綠島,因為黑皮海綿的天敵雀鯛近年數量減少,導致黑皮海綿近年數量增多,相同的看法於2009年海峽兩岸珊瑚礁技南海保護區學術研討會中,中國南海科學院教授陳清潮先生亦發表相同見解之論述。而潮間帶與亞潮帶因與人群活動區域關係較為接近,較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由其是綠島,島上平原區域復地狹小,而整個島嶼的建設開發又集中於幾個的臨海區塊,造成保護潮間帶的天然屏障海岸林,幾乎都遭到開發,整個聚落建區域乎延著潮間帶發展絲毫沒有緩衝空間,導致一些人為產生的汙染物質,直接流入海中,長期下來所造成的汙染危害不容小覷。而人為干擾問題中不合理取用潮間帶資源(魚槍獵魚)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雖然綠島全島畫設有分區採捕制度,但在民眾莫視及執法單位消極心態下,分官採捕管制措之一直無法有效落實。雖然綠島目前畫設有兩座保護區(石朗及柴口),但如果以整個海洋生態系的運作機制而言,這樣的保護區項徵性的意義恐怕大於實質的作用。綠島整個保護區的畫設須從源頭至目標性物種的保育及綠島在地人的謀生機制做全盤性的規畫,先疏通在防堵的保護區畫設策略可保綠島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


Chapter 4 結論與建議

21世紀是地球關鍵變動的一個世紀,氣候變遷所導致的生態環境大轉變,將可能如千年大洪水傳說般,將地球上的物種重新洗牌。而海洋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70.8%,海洋生態環境發生變化牽動著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上升,也造成海水溫度升高,因起珊瑚白化,而許多靠珊瑚生態體系運作的物種將會面臨生存危機,台灣鄰近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西太平洋區域(戴昌鳳,2008)。綠島更是就在這個區塊上,而島嶼的生態體系與人群的對應關係相對於陸塊較為單純,如能從中獲得一些重要的環境生態變遷資訊,則有利於未來研擬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策略,因此將綠島定位為人與自然或人與海洋的環境實驗室,整合各方面環境生態長期監測研究資訊,著手找尋一條未來可供依循的人與自然或人與海洋相處的環境生態共生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