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發現的是一支蟾蜍死亡時間應該是清晨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社區總體營造之迷思
趙克堅
摘要
「社區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已近50年光景,如再深究其目地主軸及義涵,不難發現,這本來就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名稱的使用上有所不同,已往稱做「鄰里關係」,現在叫做「社區總體營造」。不管其名稱為何,其意義與內涵大致都在強調社區的內在自主性運作。但近年來隨著社會民眾意識抬頭,及對於自身周遭事物的日趨重視。政府也逐漸關注社區這區塊的需求,進而形成重點政策大力推行,並且捨棄原有名稱,改以外來辭定名,即所謂「社區總體營造」。隨著公權力與利益的進入社區,使得原有社區產生質變,社區發展由自主內在需求型態,逐漸轉型成為以商業為導向之外在需求化型態之社區,大大改變社區既有的風貌與文化傳統模式。而另一個借社區軀殼活動的組織「社區發展協會」卻日益蓬勃發展,逐漸壯大,並且利益化、商業化,逐漸失去社區原有的優良文化傳統。而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活絡的背後,隨著經濟的價值介入,並逐漸取代公益價值,而社區也逐漸由生活展現走向生產導向,這也是未來台灣社區所必須認真去面對的隱藏性的危機。
關鍵詞:鄰里關係、社區總體營造、社造迷思、社區與環境、全球氣候變遷
壹、 前言
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在台灣發展以近二十年,但如果不講究名稱,而就其內在意涵及組織型態而定的話,那這段歷史更可追溯自明清大移民時期的街庄 組織(戴炎輝,1979;p.11)。1994年文建會正式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並落實於政策推行。921震災進行災後重建更是社區總體營造理念推行之高峯期,藉由災後重建之便,順勢將社區總體營造理念重新導入社區中,且強化各社區發展協會之實質功能 ,社造工作因災變關係在中部災區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這股熱潮也逐漸向全台各社區蔓延。
以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為主體理念推行的「由下而上規劃方式」、「社區自主性發展」等「培力(Empowerment)」所衍生出的各種理念,亦橫向在政府各部門間發展,以不同的名義推行著。如農委會水保局稱為「富麗農村」或「農村聚落重建」、經濟部商業司的「商圈再造、魅力商圈」、營建署的「城鄉新風貌、新故鄉運動」,其他如衛生署、環保署等單位都有相類似之計劃。
社區總體營造工作隨著推行時間增長與空間的變化。社造工作也產生了些許的質變。原本應是社區自主性處理社區事務,以人為主軸。誠如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先生所述「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本質就是在造人。(陳其南,1995;p.5~7)」,但我們可以發現近幾年來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卻是以「造景」居多。這與社造的本質意涵即產生了些許的落差,甚至於最後導致社區分裂,致使社造主軸偏離,反造成社區之危害。本文試圖從結構性探討社區總體營造所面臨的危機及未來可持續性發展之問題。
貳、 鄰里關係與社區總體營造
一、 社區的定義與型態
社區一詞如依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第二條之解釋「係指經鄉(鎮、市、區)社區發展主管機關劃定,供為依法設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設發展工作之組織與活動區域」。如就2004年由當時行政院政務委員陳其南所提出之社造法草案第二條所述「本條例所稱社區,指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內,就特定公共議題,並依一定程序確認,經由居民共識所認定之空間及社群範圍。 」。國內 各家專家學者大致從時空、場域及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做解釋,如「社區營造所指的社區是一較寬廣,但較複雜、綜合的概念」(陳亮全,2000;p.62)、「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群人」(徐震,1985)。綜合以上及筆者對社區的經驗,做出以下社區詮釋「對某一特定小尺度時空場域的一群人,具有共同的生活記憶,且衍生出人與土地(特定時空場域)生命共同體之感」。
台灣「社區」的概念出現的相當早,這概念在原住民的生活中叫做「部落」、「社」,在早期中國移民間以「氏族群聚」的型態存在。現今「村」最基層之行政組織為,而這個基層行政單位,通常由一個或多個聚落組成,數量多寡由組成人口數決定,通常是一個聚落,組成一個社區發展協會進行運作。而「社區總體營造」一詞為是近年才出現的新名詞。如再深究其內涵及意義之後呢?用淺簡易懂的字來說就是我國固有的「鄰里關係」,所以社區總體營造亦可稱為「鄰里關係再造」。鄰里關係是我國固有傳統中令我們自豪的項目之一,但曾幾何時,鄰里關係這個名詞,隨著社會的現代化、都市化及科技化的同時,離我們愈來愈遠,甚至於消失在我們的周遭。
二、 台灣既有鄰里(社區)關係
三十年前,約為我們祖父輩年代,就當時的社會形態而言。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大多是以「宗教信仰」及「傳統家族」觀念的方式在運作,如台灣傳統廟會中的宋江陣、花鼓陣、訟經團及地方國術館等社團組織,皆為當時「社區總體營造」理念下產生的組織。一方面社區靠著這些民間社團來抵禦外武,另一方面亦可打發農閒時光,做為當時之娛樂節目。而這當時的活動也將居民間,那種生命共同體的情懷給帶動了起來。更於無形的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給拉近了許多。而當時的社會秩序也逐漸建立起來。這種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力量,是不容許遭受到質疑與挑戰的,而在現今的社會普遍缺乏這種生命共同體的感覺。這可以是一種共同的信仰,更是我們所逐漸淡忘的「鄰里關係」。而這些傳統維繫社區鄰里之間的力量,所幸在我們生活週遭之中仍保有著些許的因子存在,因此如果我們把這些因子給她再次賦予生命,把這些原生的因子再加以發展壯大,亦導入部份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加以深耕,那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必定能確實的落實,並加以實現。
921農村聚落重建期間,筆者長駐南投縣魚池鄉新城村達一年之久,這一年來親眼目睹了,沒有社造相關計畫及人員進行輔導,但卻真實將社造意涵完整展現出來的社區互動,該村村民對於村內發生之大小事情(婚喪喜慶),共同參與,並相互支援、扶持的那種精神。如果妳去問他們什麼社區總體營造,他們會告訴你「不知道」。難道他們先前有受過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的訓練嗎?或只這是原本就存在於我們四周,而我們並未真正的去感受她存在的那種情懷呢!難道這不就是現今社造的迷思嗎?對於在地已存在的事實給予忽略,一昧地追求外來事物的價值,這也是現今台灣最大的問題所在,迷失自我。
參、 社造生活化或是產業化
一、 921與社區總體營造運動
921震災之後,由於災害區域大多位於農村地區,已往又無相關災後處理的經驗,於是就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為主導,開始展開一連串以富麗農村為架構之社區重建工作,定名為「921農村聚落重建計畫」,開始對中部地區74個農村聚落進行重建工作。並依據「農村重建作業規範」籌組災後重建協會,有些聚落為既有社區發展協會運作,亦有重新籌組新組織,並由農委會水保局委託專業團隊 進駐輔導重建相關事宜,並舉辦多場重建相關研討會及訓練活動,強化專業團隊之社區工作動能,將社區總體營造觀念導入農村聚落重建之中。但也由於輔導團隊之工作重點在於「重建」,恢復災區原有之正常生活,並將富麗農村之工作理念導入重建區之中。試圖把具在地特性可發展之社區因子給與強化,並藉由公部門的資源挹注,將具有維繫地方情感之公共區域,給予使用機能強化,讓這維繫地方情感的媒介工程能夠更發揮其功能。如原有社區老人常聚集之場所涼亭,大樹下等區域。雖然規畫的是工程,但實際上要營造的是維繫的是一個情感的區域,是一個具有靈魂的工程。涼亭是硬體,但因社區居民進入使用,而賦予這個涼亭具有社造情感存在,所以社造所營造出的是人與人的情感,水泥涼亭只是一個社區情感的觸媒而以。這樣的工程才是社區總體營造的所要營造的項目。
二、 社區產業與社區營造工作
921聚落重建的重點大多在於社區的公共硬體工程,對於「人」的軟性營造部分幾尚未進行,也讓後來社區營造之概念,在社區居民印象中,常被誤認為就是工程營造。雖是如此但重點對象還是社區居民需求,重建後的主軸及目的使用對象仍是社區居民。但當社區營造產業化的概念導入社區總體營造中時,社區總體營造開始產生些許質變。社區事務當屬公益性質,付出與回饋並無相對應之對價關係,也就是說參予社區事務本是社區居民之責任與義務,只有復出並無實質回饋。但在現今社會長期功利發展下,自掃門前雪的思維普遍存在於社區居民心中,故於推行社區公益事務中,將社區產業置入社區營造中,如民宿、社區導覽、小型休閒農業,製造些許微利益給參予者,期讓社造工作順利推行。而這些社區產業本應屬副業性質,不影響本業下進行運作。但演變至今,似乎社區產業發展嚴然成為社區營造之主軸,凌駕於社造本質義函之上。社區營造之項目不在是社區本身需求為優先,轉變成為產業需要才是發展項目的主軸,也就是說哪些項目能夠吸引遊客前來,就發展該項目,形成「營利」勝過於「營人」,對於社造本身帶來傷害。社區一旦涉及利益行為,即無法再以公益及無私付出為主軸,也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因利益分配所帶來的摩擦,這些結果絕非社造推行之初衷。但現今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者,總是將外來者(遊客)的需求擺在社區定位與發展的主要項目內。各類遊憩區、民宿、步道等等公共設施的規畫第一考慮的總不是社區本身,而是遊客。輔導團隊在做社區營造宣導的同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可以吸引多少遊客前來」,「這可以為社區賺多少的利益」。將社區發展產業化、社區發展協會公司化,社區工作者也逐漸由兼職轉變為專職。當利益進入社區,社區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團體時,社區內人與人間的關係逐漸也產生變化,在利之所趨的導引下,人事間的紛爭也就逐漸浮出檯面,也將社區情感帶入崩解的邊緣。
三、 生活與社區總體營造
什麼是社區營造,什麼又是鄰里關係的展現?個人對於社區營造的認知是,一種在地化生活與人地關係的展現,這樣的展現是一種人對在地環境自然真情的流露。而生活就是社區總體營造的總體展現,社區總體營造要營造的主要項目應該是「在地居民人地關係的營造」,每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盡情的發揮你對這塊土地的感情與熱愛,不求取任何功力的報酬,也不吝於與他人分享自身對社區整體環境情感。經營社區總體營造不須特別的去接受所謂的專業訓練,也不須於社區組織內,設置任何一個專職的職務。只要社區內的居民共同一心,對所生活的這個空間場域形成社區生命共同體之感,自然對於社區事務、環境會產生認同與義務感。也就自發性的參予與了解社區之相關事務,那又何須培育或設置社區導覽員,社區內人人都是導覽員,面對進入社區的各類客人,就如同我們生活中隨時可能相遇的任何人一般,依切發乎於自然,將自己生活的區域環境用閒聊的方式,傳達與訪客,這樣的言談沒有涉及任何一種的利益關係,僅剩下社區居民藉由對社區的認同,將自己的生活傳達與他們分享。這樣深入涉及在地化的生活特性的社造模式,將使得每個社區都發展出一套專屬於自己社區的社造模式。多樣性的社會,本來就會有多樣性的生活,一旦將在地化的生活融入於社區總體營造之中,每個社區都能夠經營出專屬自己社區特色的社區總體營造。
肆、 代結語
二十餘年的「社區總體營造」成功的將「居民參予」、「社區營造概念」及強化社區組織等等激化社區功能的社造概念給帶動起來。多樣化的台灣,有著多樣化的思維,對於外來事務的接受度也較高,某種程度而言這與台灣400年來,在政治上接受過多種政權的統治有關。也造成今日台灣對於自己文化的模糊與迷失。就400年的台灣本土「鄰里關係」而言,確是文化傳承在地化的一個危機。鄰里社區的主結構由家宗族及宗教為主體的運作模式,轉變為較複雜的現代社會關係後,產生了很多過往經驗沒有面臨過的問題。發展所謂的社區產業時,將資本主義的經營模式導入社區,功利主義逐漸在社區中漫延,社區的需求性發展工作逐漸由對內為主,轉變為以外來遊客需求作為社區的發展主軸,這樣建立於功利基礎下的變質的社造發展,很容易將社區情感帶入崩解的邊緣。
當社區活動不在單純的同時,我們也就逐漸的失去鄰里,逐漸失去台灣400年來的社區鄰里關係。社區的發展即是台灣整個社會的縮影,社區也是最基層也最單純無立場的一個組織。社區總體營造的本質就是在建立人與這片土的的一種人地關係,將生活於這塊土地上面的人與這塊土地間的關係作一緊密結合,進而形成強烈的生命共同體之感。如果全台每個社區,都能夠順利的將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深化於社區之中。這將對於台灣多樣化族群的社會產生相當正面的安定力量。
趙克堅
摘要
「社區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已近50年光景,如再深究其目地主軸及義涵,不難發現,這本來就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名稱的使用上有所不同,已往稱做「鄰里關係」,現在叫做「社區總體營造」。不管其名稱為何,其意義與內涵大致都在強調社區的內在自主性運作。但近年來隨著社會民眾意識抬頭,及對於自身周遭事物的日趨重視。政府也逐漸關注社區這區塊的需求,進而形成重點政策大力推行,並且捨棄原有名稱,改以外來辭定名,即所謂「社區總體營造」。隨著公權力與利益的進入社區,使得原有社區產生質變,社區發展由自主內在需求型態,逐漸轉型成為以商業為導向之外在需求化型態之社區,大大改變社區既有的風貌與文化傳統模式。而另一個借社區軀殼活動的組織「社區發展協會」卻日益蓬勃發展,逐漸壯大,並且利益化、商業化,逐漸失去社區原有的優良文化傳統。而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活絡的背後,隨著經濟的價值介入,並逐漸取代公益價值,而社區也逐漸由生活展現走向生產導向,這也是未來台灣社區所必須認真去面對的隱藏性的危機。
關鍵詞:鄰里關係、社區總體營造、社造迷思、社區與環境、全球氣候變遷
壹、 前言
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在台灣發展以近二十年,但如果不講究名稱,而就其內在意涵及組織型態而定的話,那這段歷史更可追溯自明清大移民時期的街庄 組織(戴炎輝,1979;p.11)。1994年文建會正式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並落實於政策推行。921震災進行災後重建更是社區總體營造理念推行之高峯期,藉由災後重建之便,順勢將社區總體營造理念重新導入社區中,且強化各社區發展協會之實質功能 ,社造工作因災變關係在中部災區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這股熱潮也逐漸向全台各社區蔓延。
以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為主體理念推行的「由下而上規劃方式」、「社區自主性發展」等「培力(Empowerment)」所衍生出的各種理念,亦橫向在政府各部門間發展,以不同的名義推行著。如農委會水保局稱為「富麗農村」或「農村聚落重建」、經濟部商業司的「商圈再造、魅力商圈」、營建署的「城鄉新風貌、新故鄉運動」,其他如衛生署、環保署等單位都有相類似之計劃。
社區總體營造工作隨著推行時間增長與空間的變化。社造工作也產生了些許的質變。原本應是社區自主性處理社區事務,以人為主軸。誠如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先生所述「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本質就是在造人。(陳其南,1995;p.5~7)」,但我們可以發現近幾年來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卻是以「造景」居多。這與社造的本質意涵即產生了些許的落差,甚至於最後導致社區分裂,致使社造主軸偏離,反造成社區之危害。本文試圖從結構性探討社區總體營造所面臨的危機及未來可持續性發展之問題。
貳、 鄰里關係與社區總體營造
一、 社區的定義與型態
社區一詞如依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第二條之解釋「係指經鄉(鎮、市、區)社區發展主管機關劃定,供為依法設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設發展工作之組織與活動區域」。如就2004年由當時行政院政務委員陳其南所提出之社造法草案第二條所述「本條例所稱社區,指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內,就特定公共議題,並依一定程序確認,經由居民共識所認定之空間及社群範圍。 」。國內 各家專家學者大致從時空、場域及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做解釋,如「社區營造所指的社區是一較寬廣,但較複雜、綜合的概念」(陳亮全,2000;p.62)、「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群人」(徐震,1985)。綜合以上及筆者對社區的經驗,做出以下社區詮釋「對某一特定小尺度時空場域的一群人,具有共同的生活記憶,且衍生出人與土地(特定時空場域)生命共同體之感」。
台灣「社區」的概念出現的相當早,這概念在原住民的生活中叫做「部落」、「社」,在早期中國移民間以「氏族群聚」的型態存在。現今「村」最基層之行政組織為,而這個基層行政單位,通常由一個或多個聚落組成,數量多寡由組成人口數決定,通常是一個聚落,組成一個社區發展協會進行運作。而「社區總體營造」一詞為是近年才出現的新名詞。如再深究其內涵及意義之後呢?用淺簡易懂的字來說就是我國固有的「鄰里關係」,所以社區總體營造亦可稱為「鄰里關係再造」。鄰里關係是我國固有傳統中令我們自豪的項目之一,但曾幾何時,鄰里關係這個名詞,隨著社會的現代化、都市化及科技化的同時,離我們愈來愈遠,甚至於消失在我們的周遭。
二、 台灣既有鄰里(社區)關係
三十年前,約為我們祖父輩年代,就當時的社會形態而言。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大多是以「宗教信仰」及「傳統家族」觀念的方式在運作,如台灣傳統廟會中的宋江陣、花鼓陣、訟經團及地方國術館等社團組織,皆為當時「社區總體營造」理念下產生的組織。一方面社區靠著這些民間社團來抵禦外武,另一方面亦可打發農閒時光,做為當時之娛樂節目。而這當時的活動也將居民間,那種生命共同體的情懷給帶動了起來。更於無形的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給拉近了許多。而當時的社會秩序也逐漸建立起來。這種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力量,是不容許遭受到質疑與挑戰的,而在現今的社會普遍缺乏這種生命共同體的感覺。這可以是一種共同的信仰,更是我們所逐漸淡忘的「鄰里關係」。而這些傳統維繫社區鄰里之間的力量,所幸在我們生活週遭之中仍保有著些許的因子存在,因此如果我們把這些因子給她再次賦予生命,把這些原生的因子再加以發展壯大,亦導入部份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加以深耕,那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必定能確實的落實,並加以實現。
921農村聚落重建期間,筆者長駐南投縣魚池鄉新城村達一年之久,這一年來親眼目睹了,沒有社造相關計畫及人員進行輔導,但卻真實將社造意涵完整展現出來的社區互動,該村村民對於村內發生之大小事情(婚喪喜慶),共同參與,並相互支援、扶持的那種精神。如果妳去問他們什麼社區總體營造,他們會告訴你「不知道」。難道他們先前有受過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的訓練嗎?或只這是原本就存在於我們四周,而我們並未真正的去感受她存在的那種情懷呢!難道這不就是現今社造的迷思嗎?對於在地已存在的事實給予忽略,一昧地追求外來事物的價值,這也是現今台灣最大的問題所在,迷失自我。
參、 社造生活化或是產業化
一、 921與社區總體營造運動
921震災之後,由於災害區域大多位於農村地區,已往又無相關災後處理的經驗,於是就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為主導,開始展開一連串以富麗農村為架構之社區重建工作,定名為「921農村聚落重建計畫」,開始對中部地區74個農村聚落進行重建工作。並依據「農村重建作業規範」籌組災後重建協會,有些聚落為既有社區發展協會運作,亦有重新籌組新組織,並由農委會水保局委託專業團隊 進駐輔導重建相關事宜,並舉辦多場重建相關研討會及訓練活動,強化專業團隊之社區工作動能,將社區總體營造觀念導入農村聚落重建之中。但也由於輔導團隊之工作重點在於「重建」,恢復災區原有之正常生活,並將富麗農村之工作理念導入重建區之中。試圖把具在地特性可發展之社區因子給與強化,並藉由公部門的資源挹注,將具有維繫地方情感之公共區域,給予使用機能強化,讓這維繫地方情感的媒介工程能夠更發揮其功能。如原有社區老人常聚集之場所涼亭,大樹下等區域。雖然規畫的是工程,但實際上要營造的是維繫的是一個情感的區域,是一個具有靈魂的工程。涼亭是硬體,但因社區居民進入使用,而賦予這個涼亭具有社造情感存在,所以社造所營造出的是人與人的情感,水泥涼亭只是一個社區情感的觸媒而以。這樣的工程才是社區總體營造的所要營造的項目。
二、 社區產業與社區營造工作
921聚落重建的重點大多在於社區的公共硬體工程,對於「人」的軟性營造部分幾尚未進行,也讓後來社區營造之概念,在社區居民印象中,常被誤認為就是工程營造。雖是如此但重點對象還是社區居民需求,重建後的主軸及目的使用對象仍是社區居民。但當社區營造產業化的概念導入社區總體營造中時,社區總體營造開始產生些許質變。社區事務當屬公益性質,付出與回饋並無相對應之對價關係,也就是說參予社區事務本是社區居民之責任與義務,只有復出並無實質回饋。但在現今社會長期功利發展下,自掃門前雪的思維普遍存在於社區居民心中,故於推行社區公益事務中,將社區產業置入社區營造中,如民宿、社區導覽、小型休閒農業,製造些許微利益給參予者,期讓社造工作順利推行。而這些社區產業本應屬副業性質,不影響本業下進行運作。但演變至今,似乎社區產業發展嚴然成為社區營造之主軸,凌駕於社造本質義函之上。社區營造之項目不在是社區本身需求為優先,轉變成為產業需要才是發展項目的主軸,也就是說哪些項目能夠吸引遊客前來,就發展該項目,形成「營利」勝過於「營人」,對於社造本身帶來傷害。社區一旦涉及利益行為,即無法再以公益及無私付出為主軸,也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因利益分配所帶來的摩擦,這些結果絕非社造推行之初衷。但現今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者,總是將外來者(遊客)的需求擺在社區定位與發展的主要項目內。各類遊憩區、民宿、步道等等公共設施的規畫第一考慮的總不是社區本身,而是遊客。輔導團隊在做社區營造宣導的同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可以吸引多少遊客前來」,「這可以為社區賺多少的利益」。將社區發展產業化、社區發展協會公司化,社區工作者也逐漸由兼職轉變為專職。當利益進入社區,社區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團體時,社區內人與人間的關係逐漸也產生變化,在利之所趨的導引下,人事間的紛爭也就逐漸浮出檯面,也將社區情感帶入崩解的邊緣。
三、 生活與社區總體營造
什麼是社區營造,什麼又是鄰里關係的展現?個人對於社區營造的認知是,一種在地化生活與人地關係的展現,這樣的展現是一種人對在地環境自然真情的流露。而生活就是社區總體營造的總體展現,社區總體營造要營造的主要項目應該是「在地居民人地關係的營造」,每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盡情的發揮你對這塊土地的感情與熱愛,不求取任何功力的報酬,也不吝於與他人分享自身對社區整體環境情感。經營社區總體營造不須特別的去接受所謂的專業訓練,也不須於社區組織內,設置任何一個專職的職務。只要社區內的居民共同一心,對所生活的這個空間場域形成社區生命共同體之感,自然對於社區事務、環境會產生認同與義務感。也就自發性的參予與了解社區之相關事務,那又何須培育或設置社區導覽員,社區內人人都是導覽員,面對進入社區的各類客人,就如同我們生活中隨時可能相遇的任何人一般,依切發乎於自然,將自己生活的區域環境用閒聊的方式,傳達與訪客,這樣的言談沒有涉及任何一種的利益關係,僅剩下社區居民藉由對社區的認同,將自己的生活傳達與他們分享。這樣深入涉及在地化的生活特性的社造模式,將使得每個社區都發展出一套專屬於自己社區的社造模式。多樣性的社會,本來就會有多樣性的生活,一旦將在地化的生活融入於社區總體營造之中,每個社區都能夠經營出專屬自己社區特色的社區總體營造。
肆、 代結語
二十餘年的「社區總體營造」成功的將「居民參予」、「社區營造概念」及強化社區組織等等激化社區功能的社造概念給帶動起來。多樣化的台灣,有著多樣化的思維,對於外來事務的接受度也較高,某種程度而言這與台灣400年來,在政治上接受過多種政權的統治有關。也造成今日台灣對於自己文化的模糊與迷失。就400年的台灣本土「鄰里關係」而言,確是文化傳承在地化的一個危機。鄰里社區的主結構由家宗族及宗教為主體的運作模式,轉變為較複雜的現代社會關係後,產生了很多過往經驗沒有面臨過的問題。發展所謂的社區產業時,將資本主義的經營模式導入社區,功利主義逐漸在社區中漫延,社區的需求性發展工作逐漸由對內為主,轉變為以外來遊客需求作為社區的發展主軸,這樣建立於功利基礎下的變質的社造發展,很容易將社區情感帶入崩解的邊緣。
當社區活動不在單純的同時,我們也就逐漸的失去鄰里,逐漸失去台灣400年來的社區鄰里關係。社區的發展即是台灣整個社會的縮影,社區也是最基層也最單純無立場的一個組織。社區總體營造的本質就是在建立人與這片土的的一種人地關係,將生活於這塊土地上面的人與這塊土地間的關係作一緊密結合,進而形成強烈的生命共同體之感。如果全台每個社區,都能夠順利的將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深化於社區之中。這將對於台灣多樣化族群的社會產生相當正面的安定力量。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