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緑水庫(Green reservoir) -- 上




台灣位處歐亞大陸東緣,與地球上最大海洋太平洋間,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每年受太平上上形成之颱風影響甚鉅,直接通過或間接影響(引進西南氣流)之颱風至少三個以上,而這些颱風侵台時機約為每年的5-11月間,也為台灣帶來全年平均2,500公釐的豐沛降雨量。這樣的降雨量在全世界來說也排行前幾名的地區,但我們的缺水率卻也是世界排名第15的區域。造成這樣因素有很多,普遍性說法是台灣山高水急,台灣中央山脈高度約3000公尺,但從高山至海邊的水平距離約莫6、70公里,以台灣最長河川濁水溪[1]而言,其發源於合歡山主峰與東峰之佐久間鞍部,長度186.4公里,相較於中國大陸黃河發源於海拔高度4800公尺巴顏喀拉山脈、長度5464公里,長江發源於海拔6621公尺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山,長度6380公里。歐洲萊茵河1320公里、多瑙河2850公里河川相比。台灣河流從發源地到出海口的距離顯然短的太多,以致於降在台灣的豐沛雨水大多隨即流向大海,無法有效利用。但除這樣天然地形的限制因素外難道沒有其他因子嗎?
現階段台灣西部平原大多已經過先民的開發,其山林所呈現之景象以不復從前。以現在台灣中部地區大肚山脈為例,1697年(清聖祖康熙36年)郁永河採礦途經大肚社時對當時大肚山有這樣的描述:

十二日過啞束社,至大肚社,一路大小積石,車行其上,終日磳蹬殊因,加以林莽荒穢,宿草沒肩,與半線以下如各天。至溪澗之多,尤不勝記。番人狀貌轉陋。
十三日,渡大溪,過沙轆社至牛罵社,社屋隘甚,值雨過,殊濕,假番室牖外社塌,緣梯而登,雖無門欄,喜其高潔。
十四日,陰霾、大雨,不得行,午後雨止,聞海吼聲,如前塘怒朝至夜不息。社人云『海吼是雨徵也。
十五十六日皆雨,前溪新水方怒,不敢前進。
十七日,小霽,余榻面山,霾霧障之,凡五日,苦不得一睹其麓,忽見開朗,殊快。念野番跳梁,前山實為藩籬,不知山後深山,當做何狀,將登麓望之。社人謂『野番常伏林中射鹿,見人則矢簇立至,慎毋往。』余頷之,乃策仗披荊,拂草而登,既陟顛,荊莽樛結,不可置足,林木如蝟毛,連枝累葉,陰嫛晝冥,仰觀太虛,如井底窺天,時見一規而已,雖前山近在目前,而密樹障之,都不得見,唯有野猿跳躑上下,向人作聲,若老人咳。又有老猿,如五尺童子,其箕踞怒視.。風度林梢,作簌簌聲,肌骨遇寒。瀑流潺潺,尋之不得,而修蛇乃出踝下,覺心怖遂返。(郁永河。1698)

生態學者陳玉峯博士於《裨海紀遊》之生態解說乙文中,對該段文章作以下生態詮釋:
郁氏在6月1日抵清水,其後3天大雨,6月5日已閒不住了,且雨停,因而興起登上大肚台地的念頭。時值雨後,因而大肚台地短促的集水區才有可能「瀑流潺潺」;其攀登的過程,至少經過次生高草地,如五節芒等破壞地,因而「拂草而登」;其次穿越溪谷地,如稜果榕、血桐之次生林或原始香楠、大葉楠、江某,加上桑科的濕潤森林,由於其為陰生,且林木至少三層次,故而「陰翳晝暝,如井窺天」,而空間分化大,復有桑科無花果,故而猴群攀戲其間,很可能地,他也遇見台灣獼猴群的猴王。至於「老猿箕踞怒視」倒有可能是打敗仗的舊猴王,已被放逐者;也因為是溪澗谷地,長蛇爬行自為尋常。
及至爬上台地山頂,「林木如蝟毛」即指上坡段至稜線上,低矮林分如青剛櫟、大頭茶、九芎、烏桕、車桑子、馬尾松、土蜜樹等等,因而「聯枝累葉,林杪簌簌風吹葉聲」,且可能林下芒萁糾結,故而「不可置足」。
大肚台地相當於面海第一道主稜,300多年前當然比現在更靠近海邊,因而推測當時的稜線上林木,可能較今之三義火炎山上的原生樹木矮一些,也就是說,可歸屬於海岸主稜的矮化型森林或灌叢,但以全台海岸灌叢而言,大肚台地的季風比恆春半島或東北部小,加上樹木高度除了風力的顯著效應之外,亦受到基質影響,綜合言之,推估或在5~8公尺之間。夥同形相特徵,推測昔日八卦台地、大肚台地大抵雷同,而三義以北則存有顯著差異。(陳玉峯。2001)

由文中「林木如蝟毛,連枝累葉,陰嫛晝冥,仰觀太虛,如井底窺天,時見一規而已,雖前山近在目前,而密樹障之,都不得見。」可知當時大肚山上林木之茂密程度,其中「林木如蝟毛」的蝟毛,應該是苔蘚類植物附生於樹木上,而樹木如此茂密可見本區域水源豐沛,以致整體林相呈現熱帶雨林狀。而大肚山屬頭嵙山層地質,以卵礫石為主,現今大肚山上乾旱嚴重,幾乎無法儲存水份於土壤中,故僅能種植旱作。以今日大肚山所呈現出的風貌,實難以想像三百年前大肚山,竟是雨水如此豐沛的一個雨林區域。大約三十多年前,大肚山頂鮮少人居住,其原因在於水源不足,冬季時東北季風十分強勁,以致大部分人不願居住於此。短短三百年間,降雨量是否真有如此大的變化,沒有正確的科學記錄可供比較。但如以現今整體來看,似乎有些端倪可供研討。
[1] 以下黃河、長江、萊茵河、多瑙河等河川資料引用自維基百科。查詢日期2009-03-09。


沒有留言: